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5页 |
1.1 抗性淀粉概念及生理功能 | 第18-19页 |
1.2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效 | 第19-21页 |
1.2.1 短链脂肪酸与RS的益生作用 | 第19-20页 |
1.2.2 RS对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影响 | 第20-21页 |
1.2.3 RS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21页 |
1.2.4 RS的其他生理功能 | 第21页 |
1.3 富硒大米简介 | 第21-22页 |
1.4 肠道菌群和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 第22-23页 |
1.5 短链脂肪酸受体简介 | 第23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SR-RS制备工艺研究及结构表征 | 第25-37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2.1 抗性富硒米制备 | 第26页 |
2.2.2 抗性淀粉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2.2.3 样品Se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2.4 单因素试验 | 第27页 |
2.2.5 响应面法优化抗性富硒米制备工艺 | 第27-28页 |
2.2.6 酶解率测定 | 第28页 |
2.2.7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8页 |
2.2.8 热稳定性分析(DSC法) | 第28页 |
2.2.9 X射线衍射分析(XRD法) | 第28页 |
2.2.10 结果处理 | 第2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2.3.1 不同因素对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2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第29-31页 |
2.3.3 回归方程模型及方差分析 | 第31-32页 |
2.3.4 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 第32-33页 |
2.3.5 样品酶解率及RS含量测定结果 | 第33页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3-34页 |
2.3.7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 | 第34-35页 |
2.3.8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SR-RS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第37-48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37-38页 |
3.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 第37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3.1.4 实验器具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3.2.1 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 第38页 |
3.2.2 成模小鼠分组及灌胃处理方案 | 第38-39页 |
3.2.3 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测定 | 第39页 |
3.2.4 小鼠血清和脏器采集 | 第39页 |
3.2.5 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测定 | 第39-40页 |
3.2.6 小鼠血脂测定 | 第40-42页 |
3.2.7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3.3.1 SR-RS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SR-RS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3 实验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标 | 第45-46页 |
3.3.4 SR-RS对小鼠血脂影响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SR-RS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48-57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48-49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48页 |
4.1.2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 第48-49页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1 样品采集 | 第49页 |
4.2.2 小鼠排泄物PH测定 | 第49页 |
4.2.3 小鼠肠道微生物培养 | 第49-50页 |
4.2.4 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测定 | 第50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4.3.1 SR-RS对小鼠粪便pH值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SR-RS对小鼠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SR-RS对小鼠肠道肠球菌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4 SR-RS对小鼠肠道阴沟肠杆菌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5 SR-RS对小鼠肠道乳酸杆菌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6 SR-RS对小鼠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SR-RS对糖尿病小鼠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 | 第57-68页 |
5.1 材料与仪器 | 第57-58页 |
5.1.1 材料 | 第57页 |
5.1.2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5.1.3 主要试剂 | 第57-58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5.2.1 小鼠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 | 第58页 |
5.2.2 小鼠血清IL-6含量测定 | 第58页 |
5.2.3 小鼠血清TNF-α含量测定 | 第58页 |
5.2.4 小鼠血清NF-κB含量测定 | 第58页 |
5.2.5 小鼠血清瘦素含量测定 | 第58-59页 |
5.2.6 小鼠血清脂联素含量测定 | 第59页 |
5.2.7 基因引物序列设计 | 第59页 |
5.2.8 腹腔脂肪总RNA提取 | 第59-60页 |
5.2.9 cDNA合成 | 第60页 |
5.2.10 RT-PCR | 第60页 |
5.2.11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60页 |
5.2.12 数据处理 | 第6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7页 |
5.3.1 SR-RS对小鼠血清CRP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60-61页 |
5.3.2 SR-RS对小鼠血清IL-6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3 SR-RS对小鼠血清TNF-α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62-63页 |
5.3.4 SR-RS对小鼠血清NF-κB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5 SR-RS对小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6 SR-RS对小鼠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7 SR-RS对小鼠GPR41、GPR43、LEP和ADPN等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