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村镇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9页 |
2.1 村镇土地及其利用特点 | 第21-26页 |
2.1.1 村镇土地的特点 | 第21-22页 |
2.1.2 村镇土地利用的特点 | 第22-24页 |
2.1.3 村镇土地与城镇土地比较 | 第24-26页 |
2.2 村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分析 | 第26-31页 |
2.2.1 村镇主要用地类型的变化情况 | 第26-28页 |
2.2.2 村镇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 | 第28-30页 |
2.2.3 村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 | 第30-31页 |
2.3 村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2.3.1 自然因素对村镇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31页 |
2.3.2 经济发展对村镇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社会进步对村镇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32页 |
2.3.4 生态因素对村镇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5 国家政策对村镇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33-35页 |
2.4 村镇土地利用变化的效率分析框架 | 第35-37页 |
2.4.1 分析框架 | 第36页 |
2.4.2 数据特点 | 第36-37页 |
2.4.3 村镇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效率评价的原因及必要性 | 第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村镇的土地变化效率评价 | 第39-55页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9-41页 |
3.1.1 效率 | 第39页 |
3.1.2 村镇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意义 | 第39-40页 |
3.1.3 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 | 第40-41页 |
3.2 村镇土地变化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1-45页 |
3.2.1 村镇土地变化效率评价的原理 | 第41页 |
3.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1-43页 |
3.2.3 DEA及模型简介 | 第43-45页 |
3.3 村镇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51页 |
3.3.1 村镇指标建立的依据 | 第45-46页 |
3.3.2 村镇分类 | 第46-48页 |
3.3.3 分类村镇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8-51页 |
3.4 村镇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第51-54页 |
3.4.1 规模效率分析 | 第51-52页 |
3.4.2 技术效率分析 | 第52-53页 |
3.4.3 综合效率分析 | 第53页 |
3.4.4 灵敏度分析 | 第53-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55-72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55-59页 |
4.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56页 |
4.1.2 社会经济发展沿革 | 第56-57页 |
4.1.3 土地利用现状 | 第57-59页 |
4.2 村镇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59-64页 |
4.2.1 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59-61页 |
4.2.2 村镇土地结构变化分析 | 第61-62页 |
4.2.3 村镇土地规模变化分析 | 第62-64页 |
4.3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率评价及分析 | 第64-71页 |
4.3.1 村镇土地利用效率计算 | 第64-66页 |
4.3.2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4.3.3 政策建议 | 第68-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一 海林市乡镇综合实力测评数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