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敞空间对周边土地价值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开敞空间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2 土地价值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3 开敞空间与土地价值 | 第16-18页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开敞空间与土地价值的理论分析 | 第22-37页 |
2.1 开敞空间与土地价值 | 第22-26页 |
2.1.1 开敞空间 | 第22-24页 |
2.1.2 土地价值 | 第24-26页 |
2.2 开敞空间对土地价值影响的相关理论 | 第26-30页 |
2.2.1 供求均衡理论 | 第26-27页 |
2.2.2 级差地租理论 | 第27-28页 |
2.2.3 城市区位理论 | 第28-29页 |
2.2.4 公共资源理论 | 第29-30页 |
2.3 开敞空间对土地价值影响的分析及作用机理 | 第30-36页 |
2.3.1 开敞空间对土地价值影响的作用分析 | 第30-32页 |
2.3.2 开敞空间对土地价值影响的要素分析 | 第32-33页 |
2.3.3 开敞空间对土地价值影响的效果分析 | 第33-35页 |
2.3.4 开敞空间对土地价值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开敞空间与土地价值影响的关系模型确定 | 第37-56页 |
3.1 相关研究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第37-40页 |
3.1.1 相关研究模型的比较 | 第37-38页 |
3.1.2 基础研究模型的选择 | 第38-40页 |
3.2 特征价格模型的研究 | 第40-49页 |
3.2.1 模型的原理与假设 | 第40-42页 |
3.2.2 模型的变量与形式 | 第42-44页 |
3.2.3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第44-46页 |
3.2.4 模型的问题与对策 | 第46-49页 |
3.3 关系模型的变量与形式 | 第49-54页 |
3.3.1 特征变量的选择 | 第49-52页 |
3.3.2 特征变量的小结 | 第52页 |
3.3.3 模型的函数形式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开敞空间对周边土地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6-78页 |
4.1 哈尔滨市南岗区概况 | 第56-59页 |
4.1.1 南岗行政区域概况 | 第56页 |
4.1.2 区域开敞空间概况 | 第56-58页 |
4.1.3 区域住宅价格概况 | 第58-59页 |
4.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第59-65页 |
4.2.1 住宅相关数据的获取 | 第60-64页 |
4.2.2 距离相关数据的获取 | 第64-65页 |
4.2.3 相关数据的整合处理 | 第65页 |
4.3 模型的检验与结果 | 第65-76页 |
4.3.1 模型的相关检验分析 | 第65-68页 |
4.3.2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4.3.3 模型的函数对比分析 | 第71-73页 |
4.3.4 模型的结果探索分析 | 第73-76页 |
4.4 政策建议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