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论文

梭柄松苞菇提取物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2页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2 食用真菌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第14-16页
        1.2.1 固形物、主要成分、能量第14页
        1.2.2 碳水化合物第14页
        1.2.3 蛋白质和氨基酸第14-15页
        1.2.4 脂质第15页
        1.2.5 灰分和矿物质元素组成第15-16页
    1.3 食用真菌与糖尿病防治第16-20页
        1.3.1 糖尿病概述第16-17页
        1.3.2 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第17-18页
        1.3.3 食用真菌与糖尿病第18-20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0-22页
        1.4.1 研究目的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五种食用真菌的营养成分及其降血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第22-40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2.2.1 主要试剂第23页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3-24页
        2.2.3 材料第24页
        2.2.4 菌种的鉴定第24页
        2.2.5 成分分析第24-27页
        2.2.6 提取物的制备第27页
        2.2.7 体外降血糖活性的测定第27-29页
        2.2.8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29-30页
        2.2.9 主要活性成分的确定第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2.3.1 成分分析第30-35页
        2.3.2 体外降血糖活性第35-37页
        2.3.3 体外抗氧化活性第37页
        2.3.4 主要活性物质的确定第37-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粗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3.2.1 主要试剂第40页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0页
        3.2.3 材料第40-41页
        3.2.4 材料的预处理第41页
        3.2.5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第41页
        3.2.6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粗多糖含量的测定第41-42页
        3.2.7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粗多糖体外生物活性的测定第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3.3.1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第42-43页
        3.3.2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梭柄松苞菇子实体多糖提取量第43-45页
        3.3.3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梭柄松苞菇子实体多糖 DPPH 清除活性第45-47页
        3.3.4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梭柄松苞菇子实体多糖还原力第47-50页
        3.3.5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梭柄松苞菇子实体多糖其他的响应值第50页
        3.3.6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多糖提取最优条件的确定和验证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粗多糖的降血糖、抗氧化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第52-65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4.2.1 主要试剂第52页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52-53页
        4.2.3 材料及预处理第53页
        4.2.4 动物实验第53-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64页
        4.3.1 CVPs 对糖尿病小鼠的体重及其血糖水平的影响第54-55页
        4.3.2 CVPs 对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其非酶抗氧化剂水平的影响第55-56页
        4.3.3 CVPs 对糖尿病小鼠血清中 TC、TG、HDL-C 和 LDL-C 水平的影响第56-57页
        4.3.4 CVPs 对糖尿病小鼠的肝糖原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第57-58页
        4.3.5 病理组织学分析第58-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梭柄松苞菇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第65-85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5.2.1 材料第65页
        5.2.2 主要试剂第65页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65-66页
        5.2.4 多糖含量的测定第66页
        5.2.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66页
        5.2.6 多糖纯化方法第66页
        5.2.7 多糖理化性质分析第66-67页
        5.2.8 多糖一级结构鉴定第67-69页
        5.2.9 多糖几何结构鉴定第6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9-83页
        5.3.1 梭柄松苞菇粗多糖的含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第69-70页
        5.3.2 多糖纯化第70-72页
        5.3.3 多糖理化性质分析第72-75页
        5.3.4 多糖一级结构鉴定第75-82页
        5.3.5 多糖几何结构鉴定第82-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两种梭柄松苞菇富硒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比较第85-92页
    6.1 引言第85-86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86-87页
        6.2.1 菌株第86页
        6.2.2 培养基及其富硒方法第86页
        6.2.3 生产效率测定第86-87页
        6.2.4 硒的测定第87页
        6.2.5 粗多糖的制备第87页
        6.2.6 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8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7-90页
        6.3.1 两种富硒方法的建立第87-89页
        6.3.2 两种富硒多糖的降血糖、抗氧化活性比较第89-90页
    6.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七章 梭柄松苞菇菌丝富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血糖、抗氧化活性机理的研究第92-108页
    7.1 引言第92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92-93页
        7.2.1 主要试剂第92页
        7.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92-93页
        7.2.3 多糖含量及其硒含量测定第93页
        7.2.4 菌丝富硒多糖的制备第93页
        7.2.5 富硒菌丝多糖的分离纯化第93页
        7.2.6 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实验第93页
        7.2.7 富硒菌丝多糖的理化性质分析第93页
        7.2.8 动物实验第93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93-107页
        7.3.1 富硒梭柄松苞菇菌丝粗多糖的含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第93-94页
        7.3.2 多糖纯化第94-97页
        7.3.3 硒多糖理化性质分析第97-101页
        7.3.4 动物实验第101-107页
    7.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08-110页
论文创新点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2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乳杆菌ST-Ⅲ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低聚果糖代谢通路的解析
下一篇:Nb-Ni(Co)-Ti(Hf)系合金凝固路径及组织和渗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