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韩国与中国现代住宅小区空间的构成方式比较--以首尔和北京为中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8-9页
    1.2 研究范围与方法第9-11页
    1.3 论文框架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第11页
        第二章 参考文献: 理论研究阶段第11页
        第三章 对于调查对象的概括: 调查准备阶段第11页
        第四章 : 按照公寓形态分类的特征比较:对比分析阶段第11页
        结论第11-12页
第二章 理论考察第12-57页
    2.1 研究考察第12-14页
        备注第13页
        发表年度第13页
        著作者第13页
        题目第13-14页
    2.2 韩?中文化,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方面的对比第14-16页
        2.2.1 韩国的自然环境,住宅的基本特征第14页
        2.2.2 中国的自然环境,住宅的基本特征第14-15页
        2.2.3 韩国生活习惯与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第15-16页
        2.2.4 中国生活习惯和空间划分的基本特征第16页
    2.3 韩?中 集体居住的变迁史第16-20页
        2.3.1 韩国集体居住的变迁史第16-18页
        2.3.2 中国集体居住的变迁史第18-20页
    2.4 公寓的平面构成比较分析第20-52页
        2.4.1 玄关的导入方式第20-26页
        2.4.2 客厅,厨房,餐厅的连接方式第26-30页
        2.4.3 平面的构成方式第30-52页
    2.5 房屋分布密度与公寓的房屋形态分类第52-57页
        2.5.1 房屋分布密度第52-54页
        2.5.2 公寓房屋形态的分类第54-57页
第三章 实际案例对象概要第57-62页
    3.1 调查对象的选定与资料收集第58页
    3.2 实例对象公寓的房屋构成比例对比第58-60页
    3.3 按小区区分的公寓形态的构成第60-62页
第四章 按照形态区分的公寓特征对比研究第62-73页
    4.1 板状型第62-66页
        4.1.1 内部流线形式不同导致的类型区分第62-63页
        4.1.2 两个形式以上结合的单位房屋格式第63-64页
        4.1.3 连接数对比第64-65页
        4.1.4 平面类型个数比较第65-66页
    4.2 塔状型第66-68页
        4.2.1 内部流线形式不同导致的类型区分第66-67页
        4.2.2 两种形式以上结合的单位房屋个数第67页
        4.2.3 平面类型个数比较第67-68页
    4.3 混合型第68-73页
        4.3.1 内部流线形式不同导致的类型区分第68-70页
        4.3.2 两种形式以上结合的单位房屋个数第70-71页
        4.3.3 平面类型的个数比较第71-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12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与实现--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
下一篇:自持性商业地产的设计开发及运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