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2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 腐败现象严重第11-12页
        2. 网络监督发力第12页
        3. 多地公开试点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4-19页
        1. 有关电子政务反腐的研究第14-15页
        2. 有关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研究第15-19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9-20页
        1. 研究思路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五)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第21-28页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6页
        1. 电子政务第21-22页
        2.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概念第22-23页
        3. 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第23-24页
        4. 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第24-25页
        5. 公民知情权和领导干部隐私权第25-26页
    (二) 电子治理理论第26-28页
        1. 电子治理的起源及运用第26页
        2. 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的关系第26-27页
        3. 本文运用电子治理理论的依据第27-28页
三、我国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现状第28-37页
    (一) 我国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现状的总体概述第28-31页
    (二) 近年来我国部分试点地区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探索第31-35页
        1. 新疆阿勒泰第31-32页
        2. 江苏省沭阳县第32页
        3. 湖南衡阳市南岳区第32-33页
        4. 小结第33-35页
    (三) 我国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相关政策第35-37页
四、我国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问题与原因第37-41页
    (一) 我国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现存问题第37-38页
        1. 推行步履维艰第37页
        2. 内容尚未统一第37页
        3. 试点效果不佳第37页
        4. 电子手段缺失第37-38页
        5. 制度形同虚设第38页
        6. 申报而非公开第38页
    (二) 我国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现存问题的原因第38-41页
        1. 领导认识不到位第38-39页
        2. 制度本身不明确第39页
        3. 监督机制不完善第39-40页
        4. 配套机制不健全第40页
        5. 惩罚力度不强硬第40页
        6. 法律地位不充分第40-41页
五、境外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相关经验借鉴第41-47页
    (一) 国外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经验第41-42页
        1. 美国:利益冲突第41-42页
        2. 英国:有罪推定第42页
        3. 法国:公正透明第42页
    (二) 港澳台地区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经验第42-44页
        1. 香港:网上公开第42-43页
        2. 澳门:特首支持第43页
        3. 台湾:强制信托第43-44页
    (三) 境外经验的启示第44-47页
六、电子政务环境下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对策研究第47-53页
    (一) 设立电子特使(E-envoy),提高领导觉悟第47-48页
    (二) 完善电子制度(E-system),确保有章可循第48-49页
    (三) 融合电子监察(E-monitoring),对接监督体系第49-50页
    (四) 建立电子配套(E-completion),落实相关措施第50-51页
    (五) 加大电子追究(E-investigate),健全责任体系第51页
    (六) 试行电子立法(E-legislation),实现法律保障第51-53页
七、结论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为例
下一篇:中专生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