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的源起 | 第11-14页 |
1.1.1 现实需求 | 第11-12页 |
1.1.2 理性判断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 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第15-19页 |
1.3.1 对“公众参与”的界定 | 第15-16页 |
1.3.2 对“城市社区”的界定 | 第16-17页 |
1.3.3 对“社区发展规划”的界定 | 第17-18页 |
1.3.4 对“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发展规划”的界定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1.4.3 实证研究范围与对象 | 第21-23页 |
2 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基础研究 | 第23-53页 |
2.1 公众参与的背景研究 | 第23-29页 |
2.1.1 社区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 | 第23-25页 |
2.1.2 将社区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规划框架体系 | 第25页 |
2.1.3 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学科中的研究 | 第25-29页 |
2.2 公众参与社区发展规划文献研究 | 第29-47页 |
2.2.1 公众参与国外文献研究 | 第29-32页 |
2.2.2 公众参与国内文献研究 | 第32-46页 |
2.2.3 文献研究问题总结 | 第46-47页 |
2.3 我国社区发展规划公众参与现状、特征与问题 | 第47-51页 |
2.3.1 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 第47-48页 |
2.3.2 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特征 | 第48页 |
2.3.3 我国社区发展规划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2.3.4 重庆社区发展中公众参与存在问题 | 第50-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3 纽约、东京、澳门和上海的社区公众参与研究 | 第53-73页 |
3.1 美国纽约的社区参与 | 第53-57页 |
3.1.1 纽约市社区规划发展历程 | 第53-55页 |
3.1.2 纽约市社区规划公众参与的组织体制 | 第55-56页 |
3.1.3 纽约市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涉及的主要内容 | 第56-57页 |
3.2 日本东京的社区参与 | 第57-59页 |
3.2.1 日本东京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发展的历程与主要内容 | 第57-58页 |
3.2.2 日本东京的社区公众参与组织体制 | 第58-59页 |
3.3 中国澳门的社区参与 | 第59-61页 |
3.3.1 澳门的社区发展历程 | 第59-60页 |
3.3.2 澳门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具体过程 | 第60-61页 |
3.4 中国上海以“打造社区群众团队“为特色的社区案例研究 | 第61-66页 |
3.4.1 上海社区建设状况简介 | 第61-63页 |
3.4.2 大宁街道社区团队建设简介 | 第63页 |
3.4.3 大宁街道以社区资源整合为主体的社区规划 | 第63-65页 |
3.4.4 新梅共和城社区个案分析 | 第65-66页 |
3.5 本章小结——比较与启示 | 第66-73页 |
3.5.1 纽约、东京、澳门和上海的比较 | 第66-67页 |
3.5.2 纽约、东京、澳门、上海和重庆的比较 | 第67-69页 |
3.5.3 启示 | 第69-73页 |
4 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内容界定与参与模式构建 | 第73-85页 |
4.1 社区发展规划公众参与内容界定 | 第73-77页 |
4.2 社区发展规划中公众参与模式构建 | 第77-83页 |
4.2.1 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复合递进式”模式演绎 | 第77-81页 |
4.2.2 社区发展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具体内容界定 | 第81-8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公众参与社区发展规划实践 | 第85-109页 |
5.1 重庆社区建设发展历程回顾 | 第85-88页 |
5.1.1 重庆社区建设发展历程 | 第85-87页 |
5.1.2 渝中区社区发展历程演进 | 第87-88页 |
5.2 石油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 | 第88-95页 |
5.2.1 石油路街道社区简介 | 第88-91页 |
5.2.2 石油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第91页 |
5.2.3 社区发展规划如何开展 | 第91-92页 |
5.2.4 社区发展规划具体内容 | 第92-95页 |
5.3 石油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 第95-97页 |
5.3.1 工作方式的转型 | 第96页 |
5.3.2 主要参与对象与工作内容 | 第96-97页 |
5.3.3 参与内容 | 第97页 |
5.4 公众参与实践论述 | 第97-107页 |
5.4.1 第一阶段——前期调研阶段(2013.03—06) | 第97-102页 |
5.4.2 第二阶段——规划制定阶段(2013.07—09) | 第102-103页 |
5.4.3 第三阶段——行动计划阶段(2013.10—11) | 第103-104页 |
5.4.4 第四阶段——总体完善阶段(2013.12) | 第104-105页 |
5.4.5 小结 | 第105-10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6 公众参与社区发展规划实践的分析、评价与总结 | 第109-127页 |
6.1 石油路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角色分析 | 第109-117页 |
6.1.1 政府的角色 | 第109-111页 |
6.1.2 社区居民的角色 | 第111-114页 |
6.1.3 社区规划师的角色 | 第114-117页 |
6.2 “复合递进式”公众参与模式应用分析 | 第117-119页 |
6.3 石油路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特征与问题分析 | 第119-121页 |
6.3.1 石油路街道公众参与特征分析 | 第119-120页 |
6.3.2 石油路街道公众参与问题分析 | 第120-121页 |
6.4 石油路社区发展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实施评价与总结 | 第121-127页 |
6.4.1 社区发展规划公众参与经验总结 | 第121-123页 |
6.4.2 公众参与实施评价——对社区发展规划的影响 | 第123-127页 |
7 结论 | 第127-133页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127-129页 |
7.2 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129-131页 |
7.2.1 研究难点 | 第129-130页 |
7.2.2 研究创新 | 第130-131页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31页 |
7.4 展望与结语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附录 | 第139-155页 |
A. 规划全过程公众参与会议纪要(部分) | 第139-146页 |
B.公众参与意见汇总表(部分) | 第146-147页 |
C. 个人访谈记录(部分) | 第147-151页 |
D. 公众参与会议心得(部分) | 第151-154页 |
E. 社区发展规划动员大会活动策划书 | 第154-155页 |
F.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