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前言 | 第12页 |
1 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研究 | 第12-13页 |
2 启动子研究 | 第13-15页 |
2.1 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 第13页 |
2.2 启动子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3 启动子功能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4 转录因子的分类 | 第15页 |
3 DNA甲基化 | 第15-16页 |
4 NLRC5基因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4.1 NLR蛋白家族 | 第17-18页 |
4.2 NLRC5的分子结构 | 第18-19页 |
4.3 NLRC5在哺乳动物上的研究 | 第19-20页 |
4.4 NLRC5在家禽上的研究 | 第20-21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鸡NLRC5基因组织表达谱 | 第22-31页 |
1 材料 | 第22-24页 |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系 | 第22-23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24-25页 |
2.2 RNA提取 | 第25页 |
2.3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25页 |
2.4 RNA样品的反转录 | 第25页 |
2.5 荧光定量PCR | 第25-26页 |
2.6 蛋白样品准备 | 第26页 |
2.7 Western Blot | 第26-2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3.1 总RNA的质量检测 | 第27页 |
3.2 不同组织中NLRC5 mRNA和蛋白的表达 | 第27-29页 |
3.3 不同细胞系中NLRC5 mRNA和蛋白的表达 | 第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鸡NLRC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研究 | 第31-4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1-33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1.4 主要的生物学软件和网站 | 第32-3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3-39页 |
2.1 NLRC5基因启动子区及其CpG岛预测 | 第33页 |
2.2 NLRC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 第33-34页 |
2.3 CCK8法检测5-aza-dC添加量对细胞的增殖凋亡 | 第34-35页 |
2.4 RT-qPCR检测不同细胞中DNMT1和NLRC5基因表达量 | 第35页 |
2.5 Western Blot检测DNMT1和NLRC5蛋白表达量 | 第35页 |
2.6 鸡NLRC5基因CpG岛区域缺失载体构建 | 第35-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47页 |
3.1 鸡NLRC5基因启动子区及其CpG岛预测 | 第39-40页 |
3.2 HD11、DF-1细胞中NLRC5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 第40-41页 |
3.3 CCK8法检测5-aza-dC添加量对细胞的增殖凋亡 | 第41-43页 |
3.4 RT-qPCR检测不同细胞中DNMT1和NLRC5基因和蛋白表达量 | 第43-45页 |
3.5 鸡NLRC5启动子区系列缺失载体的酶切鉴定 | 第45-46页 |
3.6 系列缺失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 | 第46页 |
3.7 BSP甲基化测序检测区甲基化试剂处理细胞甲基化状况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鸡NLRC5启动子甲基化影响基因转录机制探究 | 第49-6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1.1 细胞系 | 第4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6页 |
2.1 NLRC5启动子CpG岛区转录因子预测 | 第49页 |
2.2 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实验 | 第49-51页 |
2.3 过表达载体构建以及转染 | 第51-54页 |
2.4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点突变载体构建及活性检测 | 第54-55页 |
2.5 凝胶迁移实验(EMSA) | 第55-56页 |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数据处理 | 第5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6-62页 |
3.1 NLRC5启动子转录因子预测 | 第56-57页 |
3.2 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实验 | 第57-59页 |
3.3 过表达转录因子E2F | 第59-61页 |
3.4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点突变载体构建及活性检测 | 第61页 |
3.5 EMSA实验 | 第61-62页 |
4 讨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鸡NLRC5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因子鉴定 | 第64-8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系 | 第6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64-65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5-70页 |
2.1 NLRC5启动子区系列缺失载体的构建 | 第65-69页 |
2.2 转录因子预测 | 第69页 |
2.3 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实验 | 第69页 |
2.4 过表达转录因子和缺失载体共转荧光素酶结果 | 第69页 |
2.5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点突变载体构建及活性检测 | 第69-7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0-79页 |
3.1 系列缺失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 | 第70-73页 |
3.2 NLRC5启动子转录因子预测 | 第73-75页 |
3.3 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实验 | 第75-76页 |
3.4 过表达转录因子STAT1 | 第76-78页 |
3.5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点突变载体构建及活性检测 | 第78页 |
3.6 凝胶迁移实验(EMSA) | 第78-79页 |
4 讨论 | 第79-81页 |
第六章 转录因子NF-κ B对鸡NLRC5基因启动子区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81-9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1-83页 |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系 | 第81-8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82-8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8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3-86页 |
2.1 过表达NF-κB和缺失片段共转DF1细胞检测转录因子 | 第83-84页 |
2.2 LPS处理巨噬细胞HD11不同时间检测基因的表达量 | 第84-85页 |
2.3 EMSA检测相关结果 | 第85页 |
2.4 LPS和IFN-γ共同处理巨噬细胞HD11不同时间检测NF-κB基因的表达量 | 第85页 |
2.5 Elisa检测NF-κB基因的表达量 | 第85-86页 |
2.6 EMSA最终确定 | 第8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6-95页 |
3.1 过表达NF-κB和缺失片段共转DF1细胞检测转录因子 | 第86-88页 |
3.2 LPS处理鸡巨噬细胞HD11不同时间检测NF-κB基因的表达量 | 第88-89页 |
3.3 EMSA实验 | 第89-91页 |
3.4 定量和Elisa检测不同浓度LPS和干扰素处理NF-κB基因的表达量 | 第91-94页 |
3.5 EMSA | 第94-95页 |
4 讨论 | 第95-98页 |
全文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