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9-13页
        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综述第10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三)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13-15页
        1. 重难点第13页
        2. 创新点第13页
        3. 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涵和研究理论基础第15-20页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涵第15-18页
        1. 接受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涵义第15-16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涵义第16-18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1.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第18页
        2. 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理论第18-20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影响因素概述第20-29页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部影响因素第20-24页
        1. 接受动力因素第20-22页
        2. 接受图式因素第22-23页
        3. 接受调控因素第23-24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外部影响因素第24-29页
        1. 思想政治教育者第25-26页
        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26页
        3. 环境因素第26-29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影响因素的矛盾分析第29-34页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认知阶段影响因素矛盾分析第29-30页
        1. 认知阶段影响因素矛盾的起因第29页
        2. 认知阶段影响因素矛盾的表现第29-30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内化阶段影响因素矛盾分析第30-32页
        1. 内化阶段影响因素矛盾的起因第30-31页
        2. 内化阶段影响因素矛盾的表现形式第31-32页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外化阶段影响因素矛盾分析第32-34页
        1. 外化阶段影响因素矛盾的起因第32-33页
        2. 外化阶段影响因素矛盾表现形式第33-34页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优化的思考第34-47页
    (一) 以生为本,激发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第34-37页
        1. 遵循学生特点,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第34-35页
        2.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图式第35-36页
        3. 加强实践,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第36-37页
    (二) 学高为师,提高教育者的综合能力第37-40页
        1. 教育者应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必备的相关知识、理论第37-38页
        2. 教育者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第38-40页
        3. 教育者要对事业要充满激情第40页
    (三) 有的放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40-42页
        1. 教育内容要坚持党史国情和现实性并重第40-41页
        2. 教育内容要坚持社会性和个体性并重第41-42页
        3. 教育内容要整体性和层次性双管齐下第42页
    (四) 环境塑人,营造融洽的接受环境第42-47页
        1. 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第42-43页
        2.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及和谐的班级、家庭环境第43-45页
        3. 创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情境第45-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注释第48-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将网络热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下一篇:高校科研经费项目化管理研究--以N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