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专业审计论文

能源绩效审计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7-9页
1 导论第9-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5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6-23页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第23-2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页
        1.3.2 研究方法第25-27页
2 本研究相关理论分析第27-31页
    2.1 能源绩效审计相关基本概念第27-29页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页
    2.3 审计监督理论第29-31页
3 能源绩效审计模式的构建第31-35页
    3.1 能源绩效审计的对象和目标第31页
    3.2 能源绩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第31-32页
    3.3 能源绩效审计模式选择分析第32-35页
        3.3.1 能源绩效审计可供选择的模式第32-33页
        3.3.2 能源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第33-35页
4 能源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第35-43页
    4.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35-36页
        4.1.1 整体性原则第35页
        4.1.2 重要性原则第35页
        4.1.3 因果关系原则第35页
        4.1.4 易度量性原则第35页
        4.1.5 成本效益原则第35-36页
        4.1.6 可比性原则第36页
    4.2 指标体系层级结构第36-40页
        4.2.1 能源消耗经济性指标第36页
        4.2.2 能源消耗效果性指标第36-38页
        4.2.3 能源消耗效率性指标第38-39页
        4.2.4 能源消耗可持续性指标第39-40页
    4.3 能源绩效评价方法第40-43页
        4.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40页
        4.3.2 建立各准则层判断矩阵、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第40-41页
        4.3.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41页
        4.3.4 计算能源绩效总评分第41-42页
        4.3.5 建立能源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并比较得出结论第42-43页
5 结果和问题导向的CBA混合能源绩效审计模式的应用第43-61页
    5.1 技术改造项目情况及相关数据第43-45页
    5.2 技术改造项目能源利用系统第45-49页
        5.2.1 耗煤气量计算第45-46页
        5.2.2 耗电量计算第46-47页
        5.2.3 耗水量计算第47-48页
        5.2.4 总的能量消耗量第48-49页
    5.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第49-50页
        5.3.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第49页
        5.3.2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情况第49页
        5.3.3 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第49-50页
    5.4 能源绩效审计指标的计算第50-60页
        5.4.1 主要单一能源绩效审计指标的计算第50-52页
        5.4.2 能源绩效审计复合指标的计算第52-58页
        5.4.3 能源绩效审计结果分析第58-60页
    5.5 审计结论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博的旅行社口碑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哈长城市群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