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一)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8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1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9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一) 教育技术装备 | 第11-13页 |
(二) 中学教育技术装备 | 第13页 |
(三)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城市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的相关研究分析 | 第15-25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分析 | 第15-16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分析 | 第16-21页 |
(一) 教育技术装备国内研究情况总览 | 第16-18页 |
(二) 教育技术装备国内研究分析 | 第18-19页 |
(三) 中学教育技术装备国内研究分析 | 第19-21页 |
三、基础理论研究 | 第21-25页 |
(一)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理解教育技术装备 | 第21-22页 |
(二) 从系统科学角度理解教育技术装备 | 第22-23页 |
(三) 从最优化理论的角度理解教育技术装备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南京市A区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一、近年中学教育技术装备资金投入情况 | 第25-28页 |
(一) 近年中学教育技术装备资金投入情况 | 第25-26页 |
(二) 近年初中和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投入情况 | 第26-27页 |
(三) 近年各类别教育技术装备资金投入情况 | 第27-28页 |
二、近年中学教育技术装备配置情况 | 第28-29页 |
(一) 近年图书配置情况 | 第28页 |
(二) 近年计算机配置情况 | 第28-29页 |
三、近年实验室、功能室建设情况 | 第29-30页 |
(一) 实验室、功能室建设情况 | 第29-30页 |
(二) 实验室、功能室管理人员现状 | 第30页 |
四、结论 | 第30-33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30-32页 |
(二) 发现的问题 | 第32-33页 |
第四章 A区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 第33-4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33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33页 |
三、问卷的编制 | 第33-35页 |
四、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一) 学校类别因素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的影响 | 第35-37页 |
(二) 性别因素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三) 年龄因素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的影响 | 第38-40页 |
(四) 考试制度因素及教师技能因素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的影响 | 第40-41页 |
五、结论 | 第41-44页 |
(一) 学校类别因素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的影响 | 第41页 |
(二) 性别因素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三) 年龄因素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的影响 | 第42页 |
(四) 考试制度和教师技能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的影响 | 第42页 |
(五) 得出的问题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制约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因素 | 第44-53页 |
一、教育技术装备经费分配不合理 | 第44-47页 |
(一) 缺乏理性的资金分配 | 第44-45页 |
(二) 缺乏合理的费用规划 | 第45-47页 |
二、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管理不善 | 第47-48页 |
(一) 设备故障多维修乱 | 第47页 |
(二) 功能室使用不合理 | 第47-48页 |
三、教育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素养不足 | 第48-51页 |
(一) 管理队伍专业性不够 | 第49页 |
(二) 教师依赖多媒体设备 | 第49-50页 |
(三) 教师不能因“科”施教 | 第50-51页 |
四、缺乏高效的数字管理平台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提高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策略 | 第53-64页 |
一、合理配置教育技术装备经费 | 第53-55页 |
(一) 确保政府理性投入 | 第53-54页 |
(二) 合理规划费用 | 第54-55页 |
二、完善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管理 | 第55-58页 |
(一) 延长教育技术装备使用寿命 | 第55-56页 |
(二) 加强对功能室使用的监督引导 | 第56-58页 |
三、提升教育技术装备人才素养 | 第58-62页 |
(一) 提升装备管理人员专业性 | 第58页 |
(二) 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 | 第58-60页 |
(三) 提升教师因“科”施教能力 | 第60-62页 |
四、建立高效的区域性数字管理平台 | 第62-64页 |
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