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6-10页 |
一、 当前研究现状 | 第6-9页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第一章 共和国文学视野下的抗美援朝小说 | 第10-26页 |
第一节 抗美援朝小说的兴起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文艺动员与抗美援朝小说 | 第12-17页 |
第三节 抗美援朝小说的文本形态 | 第17-20页 |
第四节 抗美援朝小说的影像传播 | 第20-26页 |
第二章 抗美援朝小说中的人物类型 | 第26-39页 |
第一节 “高、大、全”:志愿军英雄群体的雕塑 | 第26-32页 |
第二节 “多样化”:朝鲜人民形象的呈现 | 第32-35页 |
第三节 “漫画化”:敌军形象的定格 | 第35-39页 |
第三章 “逆流”与“异端”:炮火中的另类生命体验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政治夹缝中的爱情书写 | 第39-43页 |
第二节 日常人情的常态书写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彷徨与挣扎的死亡书写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Ⅰ:“抗美援朝”小说篇目汇总 | 第55-58页 |
附录Ⅱ:关于“抗美援朝小说”创作的讨论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