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1、研究意义 | 第10页 |
2、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1、研究内容 | 第10页 |
2、创新点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外现状 | 第12-14页 |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概述 | 第15-23页 |
(一)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 | 第15-18页 |
1、制度背景 | 第15-16页 |
2、制度涵义 | 第16-17页 |
3、制度适用主体 | 第17-18页 |
(二)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的正当性 | 第18-20页 |
1、存在合法化基础 | 第18-19页 |
2、符合实体正义要求 | 第19页 |
3、符合效率价值 | 第19-20页 |
(三)对航空联盟授予反垄断豁免利弊分析 | 第20-23页 |
1、有利于满足公共需求 | 第20-21页 |
2、不利于进行公平竞争 | 第21-22页 |
3、结论 | 第22-23页 |
三、国外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23-34页 |
(一)美国的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 | 第23-28页 |
1、结构主义的制度特征 | 第23-24页 |
2、反垄断豁免授权机关及审查要点 | 第24-25页 |
3、美国交通部及司法部的审查方式 | 第25-27页 |
4、开放天空协定对美国的影响 | 第27-28页 |
(二)欧盟的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 | 第28-30页 |
1、行为主义的制度特征 | 第28页 |
2、《欧盟运行条约》 | 第28-29页 |
3、《欧盟竞争条例》 | 第29页 |
4、《关于适用欧共体条约第81(3)条的指南》 | 第29-30页 |
(三)美欧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中的冲突与合作 | 第30-34页 |
1、美欧《跨大洋航空联盟公告》 | 第30-31页 |
2、美欧在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中的冲突 | 第31-32页 |
3、美欧在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中的合作 | 第32-34页 |
四、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4-38页 |
(一)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现状 | 第34-35页 |
1、航空联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2、我国民航主管部门的认识 | 第35页 |
(二)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35-36页 |
1、《反垄断法》 | 第35-36页 |
2、发改委出台征求意见稿 | 第36页 |
(三)我国建立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制度面临的问题 | 第36-38页 |
1、尚未出台具体制度 | 第36-37页 |
2、尚未确定主管部门 | 第37页 |
3、尚未确定反垄断豁免审查方式 | 第37-38页 |
五、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制度构建 | 第38-47页 |
(一)制度构建可行性分析 | 第38-40页 |
1、成熟制度已存在 | 第38页 |
2、国内具备制度构建基础 | 第38-40页 |
(二)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原则 | 第40-42页 |
1、国家安全原则 | 第40-41页 |
2、附条件豁免原则 | 第41页 |
3、授权机关受监督原则 | 第41-42页 |
(三)豁免主管部门及审查方式 | 第42-44页 |
1、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主管部门 | 第42-43页 |
2、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审查方式 | 第43-44页 |
(四)豁免救济方式 | 第44-47页 |
1、豁免时限限制 | 第45页 |
2、剥夺航班时刻 | 第45页 |
3、分割市场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