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比利时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与借鉴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第9-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择比利时作为研究对象国的缘由第10-11页
        1.1.3 选择研究比利时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2-13页
    1.3 基本概念辨析第13-16页
        1.3.1 公民第13-14页
        1.3.2 公民教育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预期成果第16-17页
第2章 :比利时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第17-20页
    2.1 起步时期(1830年大革命时期——19世纪下半叶)第17页
    2.2 调整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第17-18页
    2.3 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第18页
    2.4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第18-20页
第3章 比利时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现状第20-31页
    3.1 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第20页
    3.2 丰富的公民教育内容第20-22页
    3.3 多样的实施途径第22-24页
        3.3.1 开设多样性的公民教育课程第23页
        3.3.2 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第23页
        3.3.3 通过媒体网络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渗透第23-24页
    3.4 自内而外的公民教育评估体系第24-25页
        3.4.1 学生公民教育课程评估第24页
        3.4.2 中小学的内、外部评估第24-25页
    3.5 至关重要的教师培训第25-26页
        3.5.1 小学公民教育教师的培训第25页
        3.5.2 中学低年级教师的培训第25-26页
        3.5.3 中学高年级教师的培训第26页
    3.6 改革成为公民教育发展的动力第26-28页
        3.6.1 三大语区的改革内容第26-27页
        3.6.2 因区而异的改革形式第27-28页
    3.7 比利时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点第28-31页
第4章 比利时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影响因素第31-37页
    4.1 “分裂”的语区格局带来公民教育的自主与独立第31-33页
        4.1.1 “分裂”的比利时,国家公民教育难以统一第32页
        4.1.2 三大语区公民教育的自主独立第32-33页
    4.2 难以割舍的宗教教育影响着公民教育现代化进程第33-34页
    4.3 君主体制的存在带来“公民”与“臣民”之争第34-35页
    4.4 多元化国情带来的危机与挑战第35-37页
第5章 :比利时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借鉴第37-43页
    5.1 重新审视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完善我国公民教育体系第37-40页
        5.1.1 重构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目标第37-38页
        5.1.2 突出传统优秀文化,丰富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内容第38页
        5.1.3 完善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第38-39页
        5.1.4 采取科学化的评估体系第39页
        5.1.5 把握公民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第39-40页
    5.2 政府、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第40-42页
        5.2.1 确保政府政策支持第40-41页
        5.2.2 注重家长参与与配合第41页
        5.2.3 提高学校公民教育主场地位第41-42页
    5.3 找准公民教育建设的着力点,增强建设的实效性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第47-48页
作者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汉语环境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以泰国同达戈中学为例
下一篇:人本管理艺术在城市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