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藕状多孔Cu气孔结构控制及三维表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1-12页
    1.3 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工艺第12-17页
        1.3.1 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原理第12-14页
        1.3.2 藕状多孔金属的制备第14-15页
        1.3.3 藕状多孔金属的性能特点及潜在应用第15-17页
    1.4 藕状多孔金属结构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7-24页
        1.4.1 气体压力对气孔结构的影响第17-20页
        1.4.2 凝固速率对气孔结构的影响第20-23页
        1.4.3 气泡形核理论的研究第23-24页
    1.5 气孔结构的表征方法第24-25页
        1.5.1 通孔率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5.2 三维重构第25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5-28页
第二章 藕状多孔Cu的制备第28-36页
    2.1 基体金属和气体种类的选择第28-29页
        2.1.1 基体金属的选择第28页
        2.1.2 气体种类的选择第28-29页
    2.2 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实验装置第29-30页
    2.3 藕状多孔Cu的制备过程第30-31页
    2.4 试样的处理第31页
    2.5 试样参数的表征第31-32页
    2.6 工艺方案及实验参数的选择第32-36页
第三章 工艺参数对藕状多孔Cu结构的影响第36-56页
    3.1 气体压力对藕状多孔Cu气孔结构的影响第36-47页
        3.1.1 气孔率第37-42页
        3.1.2 气孔直径第42-47页
    3.2 温度对藕状多孔Cu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3.3 藕状多孔结构产生的临界条件第49-54页
        3.3.1 凝固速率的计算第49-51页
        3.3.2 气泡上浮速率的计算第51-53页
        3.3.3 实验验证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藕状多孔Cu三维结构的表征第56-62页
    4.1 三维重构原理第56页
    4.2 藕状多孔材料的选择及准备第56页
    4.3 三维重构过程第56-57页
    4.4 三维重构的结果及藕状多孔铜的通孔率分析第57-61页
        4.4.1 三维重构的结果第57-59页
        4.4.2 通孔率的分析第59-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氟镓共掺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及其物性研究
下一篇:Cr-B-C薄膜在水溶液中的摩擦与腐蚀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