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1.3.2 调查研究法 | 第12页 |
1.3.3 访谈法 | 第12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2-16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2.1 自我监控与数学自我监控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2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研究综述 | 第18-33页 |
3.1 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3.1.1 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 | 第18-21页 |
3.1.2 问题解决中的一般策略研究 | 第21-22页 |
3.1.3 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几个因素研究 | 第22-24页 |
3.2 自我监控的相关研究 | 第24-30页 |
3.2.1 自我监控结构 | 第25-27页 |
3.2.2 自我监控特点与发展特点 | 第27-29页 |
3.2.3 自我监控的培养策略研究 | 第29-30页 |
3.3 自我监控问题解决模式研究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中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调查研究 | 第33-41页 |
4.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4.1.1 被试 | 第33页 |
4.1.2 研究工具 | 第33-34页 |
4.1.3 统计工具 | 第34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34-37页 |
4.2.1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各维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34-35页 |
4.2.2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各维度在年级间的差异性 | 第35-36页 |
4.2.3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各维度和数学成绩的相关性 | 第36-37页 |
4.3 讨论与分析 | 第37-41页 |
4.3.1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各维度的性别差异分析与讨论 | 第37页 |
4.3.2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各维度的现状分析与讨论 | 第37-38页 |
4.3.3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各维度在年级间的差异与讨论 | 第38-39页 |
4.3.4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各维度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分析与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自我监控教学指导实验 | 第41-50页 |
5.1 实验准备 | 第41页 |
5.2 确定实验对象 | 第41-44页 |
5.3 实施观察实验 | 第44-45页 |
5.4 进行实验指导 | 第45-48页 |
5.5 评价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培养中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教学建议 | 第50-55页 |
6.1 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增强自我监控意识 | 第50-51页 |
6.2 寓于数学问题解决情境、提供自我监控指导 | 第51-52页 |
6.3 重视自我监控结果反馈、实现自我监控迁移 | 第52-55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55页 |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