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9-10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第13-19页
    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第13-16页
    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第16-17页
    2.3 比较分析第17-19页
3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与程序第19-25页
    3.1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第19-21页
        3.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第19页
        3.1.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第19-20页
        3.1.3 比较分析第20-21页
    3.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第21-25页
        3.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第21-22页
        3.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第22-23页
        3.2.3 比较分析第23-25页
4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第25-31页
    4.1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第25-28页
        4.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第25-26页
        4.1.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第26页
        4.1.3 比较分析第26-28页
    4.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第28-31页
        4.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第28-29页
        4.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第29页
        4.2.3 比较分析第29-31页
5 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第31-38页
    5.1 扩大评价对象的范围第31-32页
    5.2 规范战略环评的程序第32-34页
        5.2.1 改进环评的编制程序第32-33页
        5.2.2 改进环评的审批程序第33-34页
    5.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第34-36页
        5.3.1 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第34-35页
        5.3.2 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第35-36页
        5.3.3 建立反馈和保障机制第36页
    5.4 健全环评监督机制第36-38页
        5.4.1 建立司法审查机制第36页
        5.4.2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大气PM10、NO2和O3污染对人群死亡风险的交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电解法深度处理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