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11-13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3.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 第13-19页 |
| 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 第13-16页 |
| 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 第16-17页 |
| 2.3 比较分析 | 第17-19页 |
| 3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与程序 | 第19-25页 |
| 3.1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 | 第19-21页 |
| 3.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 | 第19页 |
| 3.1.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 | 第19-20页 |
| 3.1.3 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 3.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 | 第21-25页 |
| 3.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 第21-22页 |
| 3.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 第22-23页 |
| 3.2.3 比较分析 | 第23-25页 |
| 4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 第25-31页 |
| 4.1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 第25-28页 |
| 4.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 第25-26页 |
| 4.1.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 第26页 |
| 4.1.3 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 4.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 | 第28-31页 |
| 4.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 | 第28-29页 |
| 4.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 | 第29页 |
| 4.2.3 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 5 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 第31-38页 |
| 5.1 扩大评价对象的范围 | 第31-32页 |
| 5.2 规范战略环评的程序 | 第32-34页 |
| 5.2.1 改进环评的编制程序 | 第32-33页 |
| 5.2.2 改进环评的审批程序 | 第33-34页 |
| 5.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4-36页 |
| 5.3.1 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 | 第34-35页 |
| 5.3.2 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 | 第35-36页 |
| 5.3.3 建立反馈和保障机制 | 第36页 |
| 5.4 健全环评监督机制 | 第36-38页 |
| 5.4.1 建立司法审查机制 | 第36页 |
| 5.4.2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附录 | 第41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