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盆地膨胀岩(土)微观结构及其工程特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膨胀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膨胀土胀缩性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基于IPP的裂隙定量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4 膨胀土裂隙与强度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工程地质概况 | 第17-24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2 气候概况 | 第18页 |
2.3 水文概况 | 第18页 |
2.4 地层岩性 | 第18-20页 |
2.5 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2.6 百色盆地膨胀岩分布特征 | 第21-24页 |
第3章 膨胀岩(土)工程特性研究 | 第24-48页 |
3.1 野外样品特征 | 第24-25页 |
3.2 矿物成分分析 | 第25-26页 |
3.2.1 试验过程 | 第25页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5-26页 |
3.3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3.3.1 试验过程 | 第26-27页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28页 |
3.4 膨胀岩(土)物理性质 | 第28-31页 |
3.4.1 液塑限试验 | 第28-29页 |
3.4.2 自由膨胀率试验 | 第29页 |
3.4.3 无荷膨胀率试验 | 第29-31页 |
3.5 膨胀岩(土)力学特征 | 第31-32页 |
3.5.1 膨胀力 | 第31页 |
3.5.2 抗剪强度 | 第31-32页 |
3.6 膨胀岩(土)裂隙特性 | 第32-46页 |
3.6.1 试验设计及流程 | 第32-36页 |
3.6.2 试样表面积及裂隙面积 | 第36-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膨胀岩(土)微结构对工程特性相关性分析 | 第48-65页 |
4.1 膨胀势的确定 | 第48-50页 |
4.2 膨胀变形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0-51页 |
4.2.1 含水率 | 第50-51页 |
4.2.2 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 | 第51页 |
4.3 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1-54页 |
4.3.1 含水率 | 第51-53页 |
4.3.2 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 | 第53-54页 |
4.4 裂隙发育研究 | 第54-59页 |
4.4.1 干湿循环过程中裂隙形态特征 | 第54页 |
4.4.2 脱湿过程中的裂隙发育 | 第54-56页 |
4.4.3 增湿过程中的裂隙发育 | 第56-58页 |
4.4.4 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裂隙发育 | 第58-59页 |
4.5 矿物成分和裂隙发育相关性分析 | 第59-61页 |
4.6 室内外裂隙发育相关性分析 | 第61-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研究成果工程应用 | 第65-69页 |
5.1 膨胀岩(土)判别方法 | 第65-68页 |
5.2 百色盆地膨胀岩裂隙发育规律及危害 | 第68-69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图1 膨胀岩(土)的X射线衍射图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