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抗震支吊架设计 | 第11-12页 |
1.2.2 AutoCAD系统及二次开发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CAD二次开发技术与抗震支吊架应用技术 | 第15-23页 |
2.1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第15-19页 |
2.1.1 开发工具选择 | 第15-16页 |
2.1.2 开发环境搭建 | 第16-17页 |
2.1.3 AutoCAD.NET开发技术 | 第17-19页 |
2.2 抗震支吊架应用技术 | 第19-22页 |
2.2.1 抗震支吊架安装形式 | 第19-20页 |
2.2.2 抗震支吊架应用范围 | 第20页 |
2.2.3 抗震支吊架布点原则 | 第20-22页 |
2.2.4 抗震计算方法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与SQLServer数据库设计 | 第23-28页 |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3-25页 |
3.1.1 系统流程规划 | 第23-24页 |
3.1.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3.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25-27页 |
3.2.1 数据库概念模型 | 第25-27页 |
3.2.2 数据库逻辑关系 | 第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风管抗震支吊架自动设计系统开发 | 第28-61页 |
4.1 相关数据信息获取 | 第28-31页 |
4.1.1 风管系统平面图相关知识 | 第28-29页 |
4.1.2 数据信息提取方法 | 第29-31页 |
4.2 数据信息处理 | 第31-49页 |
4.2.0 标注文本处理 | 第31页 |
4.2.1 管线数据合并归一化与分类 | 第31-35页 |
4.2.2 完整管线的匹配模式识别算法研究及实现 | 第35-42页 |
4.2.3 部分遮挡管线修复算法研究及实现 | 第42-47页 |
4.2.4 其他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4.3 抗震支吊架自动布点 | 第49-56页 |
4.3.1 初步布点 | 第49-51页 |
4.3.2 抗震校核与承重校核 | 第51-56页 |
4.4 计算书与报价清单生成 | 第56-60页 |
4.4.1 节点详图自动生成技术 | 第56-58页 |
4.4.2 计算书与报价清单自动生成技术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综合抗震支吊架辅助设计系统开发 | 第61-71页 |
5.1 综合抗震支吊架安装形式设计 | 第61-65页 |
5.1.1 管线对象的参数化设计 | 第61-62页 |
5.1.2 管线对象的操作 | 第62-63页 |
5.1.3 综合抗震支吊架节点简图自动生成方法 | 第63-65页 |
5.2 零部件自动选型与节点详图自动生成技术 | 第65-70页 |
5.2.1 零部件强度与刚度校核及选型 | 第65-70页 |
5.2.2 节点详图自动绘制技术 | 第70页 |
5.2.3 计算书与报价清单自动生成技术 | 第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抗震支吊架系统插件设计及案例分析 | 第71-80页 |
6.1 风管抗震支吊架自动设计系统 | 第71-76页 |
6.1.1 案例 | 第71页 |
6.1.2 界面设计及案例分析 | 第71-76页 |
6.2 综合抗震支吊架辅助设计系统 | 第76-79页 |
6.2.1 案例 | 第76页 |
6.2.2 界面设计及案例分析 | 第76-79页 |
6.3 本章总结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