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医疗损害赔偿制度 | 第10-19页 |
一、医疗损害的侵权责任形式 | 第10-13页 |
(一) 以损害赔偿为主的医疗损害侵权责任形式 | 第10-11页 |
(二) 以全部赔偿为核心的医疗侵权损害赔偿原则 | 第11-12页 |
(三) 医疗损害赔偿的主体与范围 | 第12-13页 |
二、《侵权责任法》前的医疗损害赔偿 | 第13-16页 |
(一) 立法概况 | 第13-15页 |
(二) 法律适用的“二元化” | 第15-16页 |
三、《侵权责任法》的医疗损害赔偿 | 第16-19页 |
(一) 《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成就 | 第16-17页 |
(二) 《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局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一、最新司法解释关于医疗损害鉴定的新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一) 医学会鉴定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二) 法医鉴定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三) 医疗鉴定的二元制体制的弊端 | 第21-22页 |
二、侵权责任法颁布后医疗损害赔偿额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一)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没有体现医疗损害赔偿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二) 我国对医疗损害赔偿限制过重 | 第23页 |
三、医疗损害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而带来的问题 | 第23-25页 |
(一) 医疗机构独自承担赔偿 | 第23-24页 |
(二) 现有商业医疗责任保险无法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对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25-31页 |
一、推行医疗鉴定体制的一元化 | 第25-27页 |
(一) 统一鉴定机构管理关系 | 第25页 |
(二) 改革医疗鉴定的实施程序 | 第25-26页 |
(三) 确立统一的医疗鉴定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二、完善对医疗损害赔偿额度的确定 | 第27-29页 |
(一) 以原因力规则确定医疗损害赔偿额度 | 第27-28页 |
(二) 对美国《医疗损害改革法》关于限额赔偿制度的借鉴 | 第28页 |
(三) 对医疗损害赔偿额度进行适当限制 | 第28-29页 |
三、建立医疗损害风险分担机制 | 第29-31页 |
(一) 建立医疗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 第29-30页 |
(二) 建立医师职务责任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的探索 | 第31-36页 |
一、对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定期给付方式的探索 | 第31-32页 |
(一) 我国现有医疗损害赔偿支付方式的缺陷 | 第31页 |
(二) 医疗损害赔偿定期给付的现实意义 | 第31-32页 |
二、对医疗损害赔偿仲裁前置处理模式的探索 | 第32-34页 |
(一) 对现行医疗损害赔偿解决机制的分析 | 第32-33页 |
(二) 医疗仲裁解决机制的可行性 | 第33-34页 |
三、对第三方先行给付机制的探索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