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论文

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一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 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 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2-15页
  (一) 研究思路第12页
  (二) 研究方法第12页
  (三) 创新之处第12-15页
第二章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依据第15-21页
 一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的社会背景第15-16页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集权模式第15页
  (二) 1994 年以前的财政分权模式第15-16页
  (三) 1994 年以后的财政集权模式第16页
 二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的理论依据第16-21页
  (一) 行政组织的扁平化理论第16-17页
  (二) 公共物品供给原理第17-18页
  (三) 区域经济学理论第18页
  (四) 行政区划理论第18-19页
  (五) 城乡统筹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的实践经验第21-27页
 一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的实践依据第21-23页
  (一) 我国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基本状况分析第21-22页
  (二) 安徽省在“省直管县”财政改转型的制度创新第22-23页
 二 各地省直管县财政转型实践的经验第23-27页
  (一) 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第23-24页
  (二)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第24-27页
第四章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7-37页
 一 当前我国“市管县”财政体制存转型在的问题第27-29页
  (一) 市管县的财政管理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第27-28页
  (二) 市管县体制增加了行政管理层次第28页
  (三) 市管县体制导致城乡利益分配失衡第28-29页
 二 省管县财政体制转型的积极作用第29-30页
  (一) 有利于发展整体经济,提高县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第29页
  (二) 精简政府机构,减低行政成本,更好的提高行政效率第29-30页
  (三) 有利于财政分配机制导向作用的发挥第30页
  (四) 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第30页
 三 “省管县”财政体制转型中省、市、县三 级政府面临的问题第30-34页
  (一) 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对等第31页
  (二) 省以下各政府间职能划分不明确第31-32页
  (三) 省以下的分税制缺乏统一的规范第32页
  (四) 地方税体系不科学第32-33页
  (五)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第33页
  (六) 市级财政协调管理县的积极性受影响第33页
  (七) 管理方式和水平有待提高第33-34页
 四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财政转型受阻原因分析第34-37页
  (一) 体制内的阻碍因素第34-35页
  (二) 体制外的阻碍因素第35-37页
第五章 排除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型障碍的对策第37-45页
 一 事权与财权相应相称第37-38页
  (一) 政府职能决定事权第37页
  (二) 政府事权决定财权第37-38页
 二 财政体制关系要理顺第38-40页
  (一) 理顺省市财政体制关系:体制转型藕断丝连第38-39页
  (二) 理顺市县财政体制关系:体制转型稳中求变第39页
  (三) 理顺省县财政体制关系:体制转型顺势对接第39-40页
 三 改善省直管县财政转型矛盾的配套措施第40-45页
  (一)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40-42页
  (二) 科学构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第42-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失真规避研究
下一篇:“市管县”到“省直管县”:体制转型下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