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上古汉语及现代汉语篇章主述位推进模式对比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9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2 材料来源,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本课题创新点第17页
    1.5 文献综述第17-39页
第2章 上古汉语篇章结构研究第39-120页
    2.1 单句实际切分第39-49页
        2.1.1 对上古汉语不同类型的单句进行实际切分的原则第39-45页
        2.1.2 主位结束、述位开始的标记第45-47页
        2.1.3 起主述位标记作用的框架结构第47-49页
    2.2 上古汉语篇章里的主述位推进模式第49-115页
        2.2.1 平行模式第49-64页
        2.2.2 并列模式第64-67页
        2.2.3 主位延续模式第67-70页
        2.2.4 主位省略模式第70-73页
        2.2.5 述位省略模式第73-77页
        2.2.6 对称模式第77页
        2.2.7 述位延续模式第77-80页
        2.2.8 交叉延续模式第80-82页
        2.2.9 问答句衔接模式第82-83页
        2.2.10 链接模式第83-103页
        2.2.11 混合模式第103-115页
    2.3 小结第115-120页
第3章 现代汉语篇章结构研究第120-179页
    3.1 单句实际切分第120-125页
        3.1.1 对不同类型白话单句进行实际切分的基本原则第120-124页
        3.1.2 有助于进行实际切分的形式标记第124-125页
    3.2 现代汉语篇章里的主述位推进模式第125-174页
        3.2.1 平行模式第125-131页
        3.2.2 并列模式第131-132页
        3.2.3 主位延续模式第132-135页
        3.2.4 主位省略模式第135-139页
        3.2.5 述位延续模式第139-141页
        3.2.6. 交叉延续模式第141-142页
        3.2.7 问答句衔接模式第142-143页
        3.2.8 链接模式第143-165页
        3.2.9 混合模式第165-174页
    3.3 小结第174-179页
第4章 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篇章特点的比较第179-209页
    4.1 对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单句进行实际切分的比较第179-183页
    4.2 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主述位推进模式的比较第183-185页
    4.3 更低层次的语言单位重复更高层次单位的结构第185-190页
    4.4 上古汉语篇章的实际切分比白话篇章更容进行的原因第190-193页
    4.5 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篇章的对称不对称比较第193-199页
    4.6 文白语篇里衔接手段的多样性与单一性第199-200页
    4.7 文白语篇里的主要衔接手段的比较第200-206页
    4.8 小结第206-209页
第5章 主述位推进理论在对俄罗斯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第209-248页
    5.1 主述位推进理论在对俄罗斯学生的现代汉语课堂上的应用第209-227页
        5.1.1 问答句衔接模式的应用第209-211页
        5.1.2 用主述位推进理论来解释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第211-214页
        5.1.3 用主述位推进理论来解排列正确单句顺序题第214-220页
        5.1.4 实际切分与现代汉语写作教学第220-227页
    5.2 主述位推进理论在对俄罗斯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第227-247页
        5.2.1 主述位推进理论在理论讲授课堂上的应用第227-228页
        5.2.2 主述位推进理论在文献阅读课堂上的应用第228-234页
        5.2.3 主述位推进理论在指导学生做课外作业时所起的作用.202第234-247页
    5.3 小结第247-248页
第6章 结语第248-252页
    6.1 本课题结论第248-250页
    6.2 本研究的创新性第250页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250-252页
参考文献第252-261页
附录第261-279页
致谢第279-280页

论文共2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下一篇:论《无名的裘德》中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