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 选题来源第9-12页
        一、选题背景第9-11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1页
        三、选题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一、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概念第18页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概念第18-19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9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9页
        二、比较研究法第19页
        三、访谈法第19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第19-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演变历程第21-23页
    第一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第21-23页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探索阶段第21页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国家试点阶段第21-22页
        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力推进阶段第22-23页
第三章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与优势第23-29页
    第一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第23-25页
    第二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第25-29页
        一、承贷主体角色归位第25-26页
        二、高校回归学术本位第26-27页
        三、信用风险更加完善第27-28页
        四、管理规范操作有序第28-29页
第四章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9-42页
    第一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第29-36页
        一、制度设计有漏洞第29-32页
        二、机构建设不到位第32-33页
        三、监控管理欠规范第33-34页
        四、舆论宣传欠广泛第34-36页
    第二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2页
        一、社会诚信体制的不健全和契约精神的缺乏第36-37页
        二、行政干预不当第37-38页
        三、县资助机构的不完备第38-39页
        四、学生的认知度存在落差第39-42页
第五章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对策建议第42-54页
    第一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吸收国外经验第42-46页
        一、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第42页
        二、拥有严格的奖惩约束机制第42-44页
        三、建立高效的贷款回收体制第44-46页
    第二节 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举措第46-54页
        一、构建和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第46-48页
        二、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地位的作用第48-51页
        三、各县资助机构要加强机构、制度、队伍和信息化建设第51-52页
        四、积极主动地关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第52页
        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失范与规范:教育留学中介机构行为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