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8页 |
1.1.2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8-9页 |
1.1.3 《化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自主学习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自主学习的概念 | 第13页 |
2.2 自主学习的特征 | 第13-14页 |
2.2.1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 第14页 |
2.2.2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14页 |
2.2.3 学习方式、方法灵活开放 | 第14页 |
2.3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页 |
2.3.2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4-15页 |
2.3.3 教育学基础 | 第15-16页 |
3 “晶体结构与性质”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 | 第16-31页 |
3.1 高中学生学情调查分析 | 第16-17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16页 |
3.1.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3.2 “晶体结构与性质”教科书的分析 | 第17-19页 |
3.2.1 地位与功能 | 第17-18页 |
3.2.2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 第18-19页 |
3.3 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 第19-22页 |
3.3.1 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结构 | 第19-21页 |
3.3.2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第21-22页 |
3.4 教学策略 | 第22-31页 |
3.4.1 学案导学教学策略 | 第22-23页 |
3.4.2 “启发一探究”式教学策略 | 第23-27页 |
3.4.3 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 | 第27-29页 |
3.4.4 自制化学教具辅助教学策略 | 第29-31页 |
4 “晶体结构与性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31-42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4.2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评价 | 第31页 |
4.2.1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31页 |
4.2.2 课题研究的评价 | 第31页 |
4.3 教学案例 | 第31-42页 |
5 实验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42-47页 |
5.1 化学成绩统计 | 第42页 |
5.1.1 实验前学生化学成绩的统计及分析 | 第42页 |
5.1.2 实验后学生化学成绩的统计及分析 | 第42页 |
5.2 学生化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的统计及分析 | 第42-47页 |
6 结论及反思 | 第47-49页 |
6.1 结论 | 第47-48页 |
6.2 反思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1 “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前测) | 第51-53页 |
附录 2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结果调查问卷(后测)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