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任务重要性、任务负载、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 前瞻记忆的研究概述第12-23页
        1.1 前瞻记忆的概念第12页
        1.2 前瞻记忆的特点与加工过程第12-14页
        1.3 前瞻记忆的分类第14-15页
        1.4 前瞻记忆的研究方法第15-17页
        1.5 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第17-19页
        1.6 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第19-23页
    2 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概述第23-26页
        2.1 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和结构第23-24页
        2.2 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3 时间管理倾向与前瞻记忆的相关研究第26-28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第28-34页
    1 问题提出第28-29页
    2 研究意义第29-30页
        2.1 理论意义第29-30页
        2.2 实践意义第30页
    3 研究目的第30页
    4 研究假设第30-31页
    5 研究框架第31页
    6 核心概念界定第31-34页
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与结果第34-58页
    研究一 任务重要性和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第34-44页
        1 研究目的第34页
        2 研究假设第34页
        3 研究方法第34-36页
            3.1 实验被试第34页
            3.2 实验设计第34-35页
            3.3 实验工具和材料第35页
            3.4 实验程序第35-36页
            3.5 计分标准第36页
            3.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6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4.1 任务重要性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的影响第36-37页
            4.2 任务重要性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前瞻记忆任务反应时的影响第37-38页
            4.3 任务重要性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进行中任务正确率的影响第38-39页
            4.4 任务重要性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影响第39-44页
    研究二 任务负载和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第44-58页
        1 研究目的第44页
        2 研究假设第44页
        3 研究方法第44-47页
            3.1 实验被试第44-45页
            3.2 实验设计第45页
            3.3 实验工具和材料第45-46页
            3.4 实验程序第46-47页
            3.5 计分标准第47页
            3.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7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7-58页
            4.1 任务负载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前瞻记忆任务正确率的影响第47-50页
            4.2 任务负载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前瞻记忆任务反应时的影响第50-53页
            4.3 任务负载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进行中任务正确率的影响第53-54页
            4.4 任务负载对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影响第54-58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第58-66页
    1 任务重要性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第58-59页
    2 任务负载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第59-62页
        2.1 进行中任务负载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第59-60页
        2.2 前瞻记忆任务负载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第60-61页
        2.3 进行中任务负载与前瞻记忆任务负载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交互影响第61-62页
    3 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影响第62-63页
    4 前瞻记忆加工机制的探讨第63页
    5 前瞻记忆干扰效应的探讨第63-66页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1 研究结论第66页
    2 创新之处第66-67页
    3 不足和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附录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购情境下顾客参与与感知价值、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硕士研究生自我同一性、职业决策风格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