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新诗教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一、研究缘起或意义第7页
    二、研究现状及反思第7-9页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第9-11页
第一章 新诗身份阐述与诗教价值认定第11-16页
    第一节 新诗身份阐述第11-14页
        一、新诗形态:一场建立自我形态之旅第11-12页
        二、新诗特征:中西新旧的力量配置第12-14页
    第三节 中学新诗诗教价值认定第14-16页
第二章 中学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分析第16-22页
    第一节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新诗编选情况第16-18页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新诗文本解读现状调查第18-22页
        一、调查内容第18-19页
        二、现状总结第19-22页
第三章 中学新诗文本解读理论及教学策略第22-37页
    第一节 立足于文学经验的原型批评范式第22-26页
        一、原型批评:叩问古典经验,张扬现代精神第22-23页
        二、原型批评范式举例:女性原型嬗变第23-26页
    第二节 立足于诗歌本体的文本细读范式第26-37页
        一、文本细读:回归诗歌本体第26-27页
        二、文本细读四范式第27-37页
第四章 中学新诗教学案例第37-44页
    第一节 《雨巷》文本解读第37-39页
    第二节 《雨巷》教学案例分析第39-41页
    第三节 《雨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41-44页
        一、设计理念第41-42页
        二、教学反思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64页
    一、访谈曹茂昌老师第48-50页
    二、访谈杜宗汾老师第50-53页
    三、访谈谢嗣极老师第53-54页
    四、访谈余一鸣老师第54-56页
    五、《雨巷》教学设计第56-59页
    六、引用诗歌原文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文言语法知识序列化及其实践研究
下一篇:优秀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以特级教师李庾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