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浆果类病虫害论文--葡萄病虫害论文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调控抗病功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葡萄白粉病研究概况第13-15页
        1.2.1 葡萄白粉病第13-14页
        1.2.2 葡萄抗白粉病机理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植物泛素/26S蛋白酶体降解途径研究进展第15-20页
        1.3.1 泛素化作用机理第16页
        1.3.2 植物泛素连接酶E3家族第16-19页
        1.3.3 植物F-box基因调控抗病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功能鉴定及其表达调控分析第21-52页
    2.1 材料与试剂第21-22页
        2.1.1 试验材料第21页
        2.1.2 试验试剂与仪器第21-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6页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2页
        2.2.2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2页
        2.2.3 葡萄总RNA的提取第22-23页
        2.2.4 基因的克隆与载体的构建第23页
        2.2.5 实时定量PCR分析第23-24页
        2.2.6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24页
        2.2.7 葡萄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第24-25页
        2.2.8 葡萄和拟南芥白粉菌的接种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第25页
        2.2.9 葡萄叶片蛋白提取及westernblot检测第25页
        2.2.10 GUS染色及定量分析第25页
        2.2.11 农杆菌介导的葡萄转基因第25-2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6-49页
        2.3.1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的克隆及响应白粉菌的表达分析第26-29页
        2.3.2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的序列分析第29-33页
        2.3.3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VpUIFP1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3-35页
        2.3.4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调控抗白粉病的功能分析第35-45页
            2.3.4.1 过量表达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的拟南芥抗白粉病鉴定第35-38页
            2.3.4.2 过量表达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的红地球抗白粉病鉴定第38-45页
        2.3.5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启动子的活性分析第45-49页
    2.4 讨论第49-52页
第三章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VpUIFP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验证第52-68页
    3.1 试验材料第52页
    3.2 试验方法第52-54页
        3.2.1 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检测分析第52-53页
        3.2.2 酵母双杂交筛选互作蛋白及验证第53页
        3.2.3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第53-54页
        3.2.4 葡萄叶片蛋白丰度检测第5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4-67页
        3.3.1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FP1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分析第54-56页
        3.3.2 酵母双杂交筛选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VpUIFP1的互作蛋白第56-58页
        3.3.3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VpUIFP1互作蛋白的验证第58-66页
        3.3.4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泛素连接酶VpUIFP1介导硫氧还蛋白VpTrxz降解第66-67页
    3.4 讨论第67-68页
第四章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硫氧还蛋白VpTrxz的功能分析第68-78页
    4.1 试验材料第68页
    4.2 试验方法第68-69页
        4.2.1 载体构建第68页
        4.2.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8页
        4.2.3 实时定量PCR分析第68页
        4.2.4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68-69页
        4.2.5 葡萄白粉菌的接种及DAB染色第69页
        4.2.6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第6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9-76页
        4.3.1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硫氧还蛋白基因VpTrxz序列分析第69-70页
        4.3.2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硫氧还蛋白基因VpTrxz响应白粉菌的表达分析第70-72页
        4.3.3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硫氧还蛋白VpTrxz亚细胞定位分析第72-73页
        4.3.4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硫氧还蛋白基因VpTrxz调控抗白粉病的功能分析第73-76页
    4.4 讨论第76-78页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78-79页
    5.1 结论第78页
    5.2 创新点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9页
附录第89-93页
致谢第93-94页
作者简介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苹果MdMYB88和MdMYB124转录因子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苹果自噬相关基因MdATG18a在响应不同逆境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