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路径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 第18-21页 |
2.1.1 智慧城市概念 | 第18-19页 |
2.1.2 智慧城市的特征 | 第19-20页 |
2.1.3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 | 第20页 |
2.1.4 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 第20-21页 |
2.2 政府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 第21-22页 |
2.2.1 政府管理的概念 | 第21页 |
2.2.2 政府管理的特征 | 第21-22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3.1 城市管理理论 | 第22页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2.3.3 无缝隙政府理论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 第24-40页 |
3.1 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 第24-34页 |
3.1.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 第24-26页 |
3.1.2 环境水平偏低 | 第26-28页 |
3.1.3 科学技术水平低 | 第28-30页 |
3.1.4 人才培养不足 | 第30-31页 |
3.1.5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第31-33页 |
3.1.6 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 第33-34页 |
3.2 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中问题成因分析 | 第34-37页 |
3.2.1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不完善 | 第34页 |
3.2.2 人才储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 第34-35页 |
3.2.3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信息共享不足 | 第35页 |
3.2.4 城市建设中产业发展落后 | 第35-36页 |
3.2.5 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36-37页 |
3.3 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37-38页 |
3.3.1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分析 | 第37-38页 |
3.3.2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责任分析 | 第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的有效路径 | 第40-47页 |
4.1 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保障 | 第40-41页 |
4.1.1 加强建设的资金保障 | 第40页 |
4.1.2 加强建设的技术保障 | 第40-41页 |
4.1.3 加强建设的人才保障 | 第41页 |
4.2 提高智慧城市管理者的能力 | 第41-43页 |
4.2.1 加强城市管理者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4.2.2 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 第42-43页 |
4.3 做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 | 第43-44页 |
4.3.1 做好顶层设计 | 第43-44页 |
4.3.2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 第44页 |
4.3.3 营造建设环境 | 第44页 |
4.4 政府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 第44-46页 |
4.4.1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第44-45页 |
4.4.2 提升政府责任感 | 第45页 |
4.4.3 提升信息安全保障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