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机制的探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2页 |
第五节 课题的创新性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建设网络文学批评机制的重要性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关于网络文学及网络文学批评的概念与范畴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重视网络文学批评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第二章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建设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关于批评主体的困境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关于批评主体的建设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批评对象的把握 | 第28-32页 |
第一节 网络文学批评对象的特征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把握网络文学批评对象的难点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破解把握网络文学之难的两点建议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批评标准的建立 | 第32-36页 |
第一节 批评标准选择的困境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建立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批评方式的多样 | 第36-40页 |
第一节 网络文学批评方式的特点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网络文学批评方式的困境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网络文学新的批评话语方式的建构 | 第38-40页 |
第六章 批评价值的实现 | 第40-44页 |
第一节 网络文学批评的价值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推动网络文学批评价值的实现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