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8页 |
一、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14-17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一、市场潜能相关问题研究 | 第18-21页 |
二、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21-25页 |
三、相关文献述评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27-29页 |
一、市场潜能 | 第27-28页 |
二、空间效应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相关经济增长理论 | 第29-31页 |
一、经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29-30页 |
二、均衡增长理论 | 第30页 |
三、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31-33页 |
一、冰山运输成本 | 第32页 |
二、中心—外围模型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3-35页 |
一、新贸易理论 | 第33页 |
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33-34页 |
三、外部性理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构建 | 第35-48页 |
第一节 市场潜能的作用机理 | 第35-37页 |
一、提高要素价格 | 第35-36页 |
二、引起要素流入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市场潜能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一、因果关系分析 | 第37-38页 |
二、基于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39-44页 |
一、空间效应理论阐释 | 第39-40页 |
二、空间效应数理分析 | 第40-44页 |
第四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互动机制 | 第44-47页 |
一、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作用 | 第44-45页 |
二、空间集聚效应的极化作用 | 第45-46页 |
三、空间溢出效应的扩散作用 | 第46页 |
四、空间效应互动机制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市场潜能的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 第48-76页 |
第一节 市场潜能的测度方法及其模型的拓展与修正 | 第48-56页 |
一、市场潜能的测度方法与内涵 | 第48-52页 |
二、市场潜能模型的拓展与修正 | 第52-56页 |
第二节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第56-59页 |
一、研究区域 | 第56-57页 |
二、变量解释 | 第57-58页 |
三、数据来源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市场潜能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分析 | 第59-70页 |
一、区域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 第59-62页 |
二、省级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 第62-65页 |
三、地级市层面时空格局演变 | 第65-70页 |
第四节 市场潜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0-75页 |
一、传统区位理论的地理因素 | 第70页 |
二、新经济地理因素 | 第70-73页 |
三、制度因素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76-130页 |
第一节 空间关联效应 | 第76-98页 |
一、空间关联测度与估计方法 | 第76-78页 |
二、空间自相关性 | 第78-85页 |
三、市场潜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 | 第85-91页 |
四、空间关联效应衰减 | 第91-98页 |
第二节 空间集聚效应 | 第98-109页 |
一、空间集聚指标与测算 | 第99-100页 |
二、计量模型设定与主要变量解释 | 第100-103页 |
三、计量模型的相关检验 | 第103-105页 |
四、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105-109页 |
第三节 空间溢出效应 | 第109-129页 |
一、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第109-120页 |
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第120-125页 |
三、空间溢出范围确定 | 第125-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六章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问题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130-141页 |
第一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基本特征 | 第130-132页 |
一、系统性 | 第130页 |
二、动态性 | 第130-131页 |
三、空间性 | 第131页 |
四、开放性 | 第131-132页 |
五、反馈性 | 第132页 |
第二节 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的问题剖析 | 第132-136页 |
一、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效应方面 | 第132-134页 |
二、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效应方面 | 第134-135页 |
三、市场潜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方面 | 第135-136页 |
第三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36-140页 |
一、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国内市场有效融合 | 第136-137页 |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内陆地区市场潜能 | 第137-138页 |
三、充分发挥空间集聚优势,优化转移支付功能 | 第138页 |
四、降低城市间贸易壁垒,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 | 第138-139页 |
五、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空间关联与空间溢出 | 第139-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7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141-14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4-145页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
附录 | 第155-176页 |
后记 | 第176-17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