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社会组织 | 第11页 |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一、社会交换理论 | 第12页 |
二、资源依赖理论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研究评价 | 第17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三、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及A市Y社工机构个案介绍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历史与现状 | 第20-22页 |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国内实践及其存在问题 | 第20-22页 |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参与现状 | 第22页 |
第二节 A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 第22-24页 |
一、A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二、A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A市Y社工机构个案介绍 | 第24-26页 |
一、Y社工机构发展概况 | 第24页 |
二、Y社工机构管理运模式 | 第24-25页 |
三、Y社工机构服务项目运作模式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条件、制度逻辑和合作策略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产生的条件 | 第26-28页 |
一、信任基础 | 第26-27页 |
二、社会组织因素 | 第27页 |
三、制度环境因素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28-30页 |
一、推动分离,协作供给(1978-2006) | 第28-29页 |
二、培育服务,合作供给(2006至今)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政府的制度逻辑与合作策略 | 第30-33页 |
一、政府的制度逻辑 | 第30-32页 |
二、政府的合作策略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制度逻辑与合作策略 | 第33-38页 |
一、社会组织的制度逻辑 | 第33-35页 |
二、社会组织的合作策略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现状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政府的强势主导地位 | 第38-41页 |
一、政府在合作中的绝对强势 | 第38-39页 |
二、政府对资源的绝对掌控 | 第39-40页 |
三、监督和评估机制的非对称性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 第41-46页 |
一、社会组织独立性发展的困境 | 第41-43页 |
二、社会组织的被动依附性 | 第43-44页 |
三、社会组织缺乏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政府与社会组织非对称性依赖关系的维系 | 第46-56页 |
第一节 非对称性依赖关系建构的特征 | 第46-50页 |
一、制度的缺位和机制的不完善 | 第47-48页 |
二、关系社会资本的作用 | 第48-49页 |
三、信任决定合作成效的关键变量 | 第49-50页 |
第二节 非对称性依赖关系的新发展 | 第50-56页 |
一、政府行政思路的调整和双方能力的“双提升” | 第51-52页 |
二、社会组织自主性的萌发 | 第52-53页 |
三、边界的重构 | 第53-54页 |
四、社会组织的空间拓展和政府的空间让渡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