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地铁振动机理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地铁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 第16-19页 |
1.2.3 振动引起的噪声问题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地铁车辆段振动与噪声评价标准研究 | 第22-36页 |
2.1 振动的参量 | 第22-23页 |
2.1.1 频率 | 第22页 |
2.1.2 强度 | 第22-23页 |
2.1.3 振动方向 | 第23页 |
2.1.4 暴露时间 | 第23页 |
2.2 振动评价指标 | 第23-26页 |
2.2.1 振动加速度级 | 第23-24页 |
2.2.2 振动速度级 | 第24-25页 |
2.2.3 四次方振动剂量值VDV | 第25页 |
2.2.4 感知度KB | 第25-26页 |
2.3 振动评价标准 | 第26-30页 |
2.3.1 中国标准 | 第26-27页 |
2.3.2 国际标准 | 第27-29页 |
2.3.3 美国标准 | 第29页 |
2.3.4 英国标准 | 第29-30页 |
2.3.5 日本标准 | 第30页 |
2.4 振动评价标准比较及地铁车辆段振动标准建议 | 第30-32页 |
2.5 车辆段噪声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无上盖地铁车辆段列车运行引发振动与噪声效应现场试验研究 | 第36-80页 |
3.1 试验概况 | 第36-44页 |
3.1.1 车辆段简介 | 第36-38页 |
3.1.2 试验方案 | 第38-44页 |
3.1.2.1 试验仪器 | 第38-39页 |
3.1.2.2 试验断面及测点布置 | 第39-42页 |
3.1.2.3 振动试验结果分析及处理方法 | 第42-43页 |
3.1.2.4 噪声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3.2 振动试验结果分析及评价 | 第44-67页 |
3.2.1 地面振动分析 | 第44-56页 |
3.2.1.1 咽喉区 | 第44-51页 |
3.2.1.2 试车线临近地面 | 第51-56页 |
3.2.2 临近建筑物振动分析 | 第56-62页 |
3.2.3 地面及建筑物振动评价 | 第62-67页 |
3.2.3.1 断面 1 | 第62-63页 |
3.2.3.2 断面 2 | 第63-64页 |
3.2.3.3 断面 3 | 第64-65页 |
3.2.3.4 断面 4 | 第65-67页 |
3.3 地面振动预测简化模型 | 第67-72页 |
3.3.1 模型介绍 | 第67-68页 |
3.3.2 模型参数确认 | 第68-70页 |
3.3.3 模型验证 | 第70-72页 |
3.4 车辆段环境噪声及结构二次噪声分析 | 第72-78页 |
3.4.1 室外环境噪声试验与评价 | 第72-73页 |
3.4.1.1 咽喉区环境噪声 | 第72-73页 |
3.4.1.2 试车线临近地面环境噪声 | 第73页 |
3.4.2 室外环境噪声预测 | 第73-76页 |
3.4.2.1 美国FTA模型 | 第73-74页 |
3.4.2.2 法国铁路噪声预测模型 | 第74页 |
3.4.2.3 地铁车辆段临近地面环境噪声预测模型 | 第74-76页 |
3.4.3 临近建筑物结构二次噪声试验与评价 | 第76-77页 |
3.4.4 临近建筑物结构二次噪声预测 | 第77-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四章 带上盖物业的地铁车辆段振动与结构噪声分析 | 第80-105页 |
4.1 试验概况 | 第80-85页 |
4.1.1 车辆段简介 | 第80-82页 |
4.1.2 试验方案 | 第82-85页 |
4.1.2.1 试验仪器 | 第82页 |
4.1.2.2 试验断面及测点布置 | 第82-85页 |
4.1.2.3 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 第85页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5-98页 |
4.2.1 断面A | 第85-89页 |
4.2.2 断面B | 第89-92页 |
4.2.3 断面C | 第92-98页 |
4.3 车辆段振动水平评价 | 第98-102页 |
4.3.1 试车线临近地面的振动评价 | 第98-99页 |
4.3.2 试车线上盖平台的振动评价 | 第99-100页 |
4.3.3 试车线上盖建筑物振动评价 | 第100-102页 |
4.4 车辆段上盖建筑结构二次噪声预测 | 第102-103页 |
4.4.1 预测公式 | 第102-103页 |
4.4.2 预测结果 | 第10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一、结论 | 第105-106页 |
二、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附件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