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连接隐私保护方案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14-16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社交网络隐私保护基础知识 | 第19-29页 |
2.1 社交网络概述 | 第19-23页 |
2.2 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背景知识 | 第23-29页 |
第三章 新随机化扰乱的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方案 | 第29-41页 |
3.1 符号说明 | 第29-30页 |
3.2 基于邻居随机化算法的连接扰乱 | 第30-33页 |
3.2.1 目的节点诱饵集 | 第30-32页 |
3.2.2 改进的邻居随机化算法 | 第32-33页 |
3.3 安全性分析 | 第33-34页 |
3.4 实验 | 第34-38页 |
3.4.1 实验数据 | 第34-35页 |
3.4.2 对比算法 | 第35页 |
3.4.3 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基于k-shell分解的节点连接保护方案 | 第41-49页 |
4.1 相关知识 | 第41-42页 |
4.2 关注重要节点的连接扰乱算法 | 第42-46页 |
4.2.1 计算连接替换概率 | 第42-44页 |
4.2.2 连接扰乱 | 第44-46页 |
4.3 安全性分析 | 第46-47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连接扰乱下的k-出度匿名隐私保护方案 | 第49-59页 |
5.1 符号说明 | 第49-50页 |
5.2 k-出度匿名算法 | 第50-54页 |
5.2.1 k-出度匿名算法步骤 | 第50-52页 |
5.2.2 连接扰乱下的k-出度匿名算法 | 第52-54页 |
5.3 实验 | 第54-57页 |
5.3.1 数据集 | 第54页 |
5.3.2 对比实验 | 第54页 |
5.3.3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3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