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1 立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4-7页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16页 |
2.1 土壤侵蚀研究—USLE方程与WEPP模型 | 第7-8页 |
2.2 土壤可蚀性研究 | 第8-13页 |
2.3 川渝地区土壤侵蚀研究 | 第13-16页 |
3 研究资料、思路和方法 | 第16-21页 |
3.1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第16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3.3 土壤可蚀性K值的计算 | 第16-21页 |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1-30页 |
4.1 川渝地区各土壤类型可蚀性K值及其分析 | 第21-27页 |
4.1.1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K值的差异性 | 第21-24页 |
4.1.2 川渝地区各土壤类型可蚀性的成因分析 | 第24-27页 |
4.2 川渝地区各市(州)土壤可蚀性K值的差异性 | 第27-28页 |
4.3 土壤可蚀性与水土流失的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 | 第28-30页 |
4.3.1 川渝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壤可蚀性K值的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4.3.2 南充地区与重庆市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 第30页 |
5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评价 | 第30-44页 |
5.1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分级指标 | 第30-31页 |
5.2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等级、数量 | 第31-32页 |
5.3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行政区域特征及分析 | 第32-44页 |
5.3.1 各市(州)土壤可蚀性等级及分析 | 第33-39页 |
5.3.2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等级分布图的编制 | 第39页 |
5.3.3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区划 | 第39-42页 |
5.3.4 部分地区土壤侵蚀及主要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 第42-44页 |
6 川渝地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 | 第44-46页 |
7 结论 | 第46-47页 |
8 应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英文摘要 | 第52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