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3-15页 |
1.1.1 住区会所的概念解析 | 第13页 |
1.1.2 住区会所的研究范围 | 第13-15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2.1 国内居住区的发展状况(大环境) | 第15-16页 |
1.2.2 住区会所在住区中的重要地位(小环境) | 第16-18页 |
1.3 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18-19页 |
2 住区会所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第19-29页 |
2.1 住区会所的历史溯源 | 第19-23页 |
2.1.1 住区会所的历史背景 | 第19-21页 |
2.1.2 住区会所的早期型制 | 第21-23页 |
2.2 住区会所的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2.2.1 建国30年中住区会所的状况 | 第23-24页 |
2.2.2 改革开放后住区会所的发展 | 第24-25页 |
2.2.3 住宅商品化后住区会所的发展 | 第25-27页 |
2.3 住区会所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2.3.1 忽视住区居民的行为需求 | 第27页 |
2.3.2 肤浅的住区会所建筑文化 | 第27-28页 |
2.3.3 缺乏具有指导作用的建设标准 | 第28-29页 |
3 住区会所的类型 | 第29-37页 |
3.1 住区会所的存在类型 | 第29-31页 |
3.1.1 按住区的类型分 | 第29页 |
3.1.2 按住区的档次分 | 第29-30页 |
3.1.3 按经营的模式分 | 第30页 |
3.1.4 按住区的位置分 | 第30-31页 |
3.1.5 按建成的形态分 | 第31页 |
3.2 住区会所的分类研究(按建成类型) | 第31-37页 |
3.2.1 自成一体型 | 第31-33页 |
3.2.2 与住宅集中结合型 | 第33-36页 |
3.2.3 “泛会所” | 第36-37页 |
4 住区会所的功能设置 | 第37-55页 |
4.1 住区会所功能定位的合理化 | 第38-43页 |
4.1.1 根据住区阶层,合理定位设置水平与规模 | 第38-41页 |
4.1.2 根据需求排序,合理定位设置内容 | 第41-42页 |
4.1.3 根据住区形态,合理定位设置方式 | 第42-43页 |
4.2 住区会所功能设置的人性化 | 第43-49页 |
4.2.1 完善的功能设施 | 第44-48页 |
4.2.2 宜人的功能尺度 | 第48-49页 |
4.3 住区会所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 第49-53页 |
4.3.1 结构类型的选择 | 第49-51页 |
4.3.2 空间的灵活性 | 第51-52页 |
4.3.3 设施的装配化 | 第52-53页 |
4.4 住区会所功能策划的方式 | 第53-55页 |
5 住区会所的建筑创作 | 第55-85页 |
5.1 住区会所的空间形态 | 第55-64页 |
5.1.1 会所空间的评价标准 | 第55-57页 |
5.1.2 会所空间的构成方式 | 第57-58页 |
5.1.3 会所空间的特色 | 第58-64页 |
5.2 住区会所的造型 | 第64-71页 |
5.2.1 会所造型与环境相协调 | 第64-68页 |
5.2.2 会所造型的意义 | 第68-71页 |
5.3 住区会所的色彩 | 第71-76页 |
5.3.1 会所的色彩表现力 | 第71-74页 |
5.3.2 会所色彩与环境的关系 | 第74-76页 |
5.4 住区会所的建筑风格 | 第76-85页 |
5.4.1 多样化的住区会所风格 | 第76-79页 |
5.4.2 风格多样化的手段 | 第79-82页 |
5.4.3 有“风”无“格”的会所现象 | 第82-85页 |
6 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区会所 | 第85-103页 |
6.1 营造场所精神 | 第85-87页 |
6.1.1 人是住区会所场所精神的主体 | 第86页 |
6.1.2 住区会所场所精神的构成 | 第86-87页 |
6.2 沿承传统文脉 | 第87-94页 |
6.2.1 表达地域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 第89-90页 |
6.2.2 从传统中吸取形成整个区域环境的规划手法 | 第90页 |
6.2.3 从传统中吸取建筑创作的设计手法 | 第90-93页 |
6.2.4 运用反映地域传统的营造方式和建筑材料 | 第93-94页 |
6.3 “泛会所”的地域特色 | 第94-103页 |
6.3.1 “泛会所”的优点 | 第95-98页 |
6.3.2 “泛会所”的适用性 | 第98页 |
6.3.3 “泛会所”的设计法则 | 第98-103页 |
7 结语 | 第103-107页 |
7.1 住区会所的设计理念 | 第103-104页 |
7.1.1 “以人为本” | 第103页 |
7.1.2 生态发展 | 第103-104页 |
7.2 住区会所的未来展望 | 第104-107页 |
7.2.1 城市形态变化对住区会所的影响 | 第105页 |
7.2.2 住区会所建设与经营主体的变化 | 第105页 |
7.2.3 居民对住区会所功能要求的变化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附录 | 第110-117页 |
1 “青青山庄”会所设计 | 第110-117页 |
2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