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3页 |
1.1 脂肪酶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1.1 脂肪酶简介 | 第8-9页 |
1.1.2 脂肪酶的结构特点 | 第9-10页 |
1.1.3 脂肪酶的应用研究 | 第10-12页 |
1.2 微生物脂肪酶资源 | 第12-14页 |
1.3 脂肪酶基因的筛选及改良 | 第14-17页 |
1.3.1 脂肪酶基因的筛选 | 第14-16页 |
1.3.2 脂肪酶基因的改良 | 第16-17页 |
1.4 重组脂肪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第17-21页 |
1.4.1 外源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 第17-18页 |
1.4.2 外源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8-19页 |
1.4.3 外源基因的其他表达体系 | 第19-20页 |
1.4.4 外源基因表达条件的优化策略 | 第20-21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重组BTLm脂肪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 第23-37页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3-24页 |
2.1.1 菌株和质粒 | 第23页 |
2.1.2 化学试剂,工具酶与试剂盒 | 第23页 |
2.1.3 主要缓冲液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2.1 外源基因转化毕赤酵母 | 第24-26页 |
2.2.2 高拷贝重组菌株的筛选与诱导表达 | 第26-27页 |
2.2.3 pNPP法测定酶活体系 | 第27-28页 |
2.2.4 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28-29页 |
2.2.5 重组脂肪酶降解pNPP的特性研究 | 第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2.3.1 重组BTLm脂肪酶酵母菌株的筛选 | 第29-31页 |
2.3.2 12~ | 第31-32页 |
2.3.3 重组BTLm脂肪酶的特性研究 | 第32-34页 |
2.4 讨论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7-4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3.1.1 菌种和质粒 | 第37页 |
3.1.2 化学试剂,工具酶与试剂盒 | 第37页 |
3.1.3 主要缓冲液 | 第37-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质量鉴定 | 第38-39页 |
3.2.2 脂肪酶lipAB基因的扩增 | 第39-4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3.3.1 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分离与鉴定 | 第41-43页 |
3.3.2 重组质粒pET-lipAB的构建 | 第43页 |
3.3.3 LipAB脂肪酶高效重组菌株的筛选及表达 | 第43-45页 |
3.4 讨论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