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敦煌学论文

敦煌写本性友晋书仪所见丧仪初探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8-16页
    一 选题缘由第8-11页
    二 研究综述第11-13页
    三 材料选择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第一章 杜友晋三种书仪之间关系再探第16-29页
    第一节 杜友晋书仪的整理第16-20页
        一 《吉凶书仪》第16-17页
        二 《书仪镜》和《新定书仪镜》第17-20页
    第二节 杜友晋三种书仪关系再探第20-27页
        一 敦煌本《书仪镜》质疑第20-23页
        二 敦煌本《书仪镜》新论第23-27页
    第三节 小结第27-29页
第二章 杜氏书仪中所见丧葬仪节研究第29-42页
    第一节 葬前仪节第29-34页
        一 初薨第29-30页
        二 小敛第30-31页
        三 大敛第31页
        四 卜葬日第31-32页
        五 堂上启柩将葬第32页
        六 轜车出第32-33页
        七 下棺第33-34页
        八 临圹第34页
    第二节 葬后仪节第34-38页
        一 迎神第35-36页
        二 祥祭第36-37页
        三 四时祭与除服祭第37-38页
    第三节 其他仪节第38-40页
        一 迁葬祭第38-39页
        二 冥婚祭第39-40页
        三 其他祭文第40页
    第四节 小结第40-42页
        一 对《开元礼》的继承第40-41页
        二 补《开元礼》之不足第41页
        三 对时俗的吸收第41-42页
第三章 杜氏书仪与张敖书仪的差异第42-53页
    第一节 差异的表现第43-50页
        一 增加葬礼仪节第49页
        二 无内外族吊答第49-50页
        三 告哀书减少第50页
        四 增加僧道凶仪第50页
        五 口吊仪的增多第50页
    第二节 差异的原因第50-53页
        一 “采其的要”第50-51页
        二 突出地方特点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特征及其支撑条件评价
下一篇:数字动画艺术的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