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以2011年12月商务部附条件批准希捷收购三星硬盘驱动器业务为引 | 第8-9页 |
二、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 第9-10页 |
第一章 跨国并购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10-21页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法律界定 | 第10-12页 |
一、“并购”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跨国并购”的概念和形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产生垄断的理论分析 | 第12-21页 |
一、跨国并购中的垄断 | 第12-14页 |
二、反垄断法视野下跨国并购行为的法律界定 | 第14-16页 |
三、跨国并购反垄断的法理基础 | 第16-21页 |
第二章 国际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的比较 | 第21-32页 |
第一节 美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 | 第21-24页 |
一、美国反垄断立法之概述 | 第21-23页 |
二、美国最新的2010《横向并购指南》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欧盟及德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 | 第24-27页 |
一、欧盟反垄断立法之概述 | 第24-26页 |
二、德国反垄断法律规制概述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的最新动向 | 第27-32页 |
一、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制定竞争法的历史背景 | 第27-28页 |
二、巴西的反垄断审查制度 | 第28-30页 |
三、香港的反垄断审查制度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欧美与我国对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规制之比较分析 | 第32-47页 |
第一节 欧美与我国反垄断审查程序标准之比较 | 第32-40页 |
一、反垄断审查的主体 | 第32-33页 |
二、对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申报标准 | 第33-34页 |
三、对跨国并购审查的申报程序 | 第34-38页 |
四、反垄断审查的期限 | 第38-39页 |
五、违反程序规定的法律责任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欧美与我国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之比较 | 第40-47页 |
一、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 | 第40-43页 |
二、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43-45页 |
三、反垄断审查豁免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立法的思考和借鉴 | 第47-50页 |
第一节 中国反垄断审查规制的现状 | 第47页 |
第二节 对完善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建议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