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中辣椒红素的提取、分离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天然色素的快速发展 | 第10页 |
·辣椒红素的特性 | 第10-11页 |
·辣椒红素的提取 | 第11-14页 |
·油溶法 | 第11-12页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 | 第12页 |
·超声波法 | 第12页 |
·微波法 | 第12页 |
·酶法 | 第12-13页 |
·溶剂法 | 第13-14页 |
·辣椒红素的分离方法 | 第14-18页 |
·辣椒红素检测方法的进展 | 第18-19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8页 |
·色谱法 | 第18-19页 |
·辣椒红素的应用 | 第19-21页 |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9页 |
·辣椒红色素在仿真食品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辣椒红色素在医学上的应用 | 第20页 |
·辣椒红色素在预防辐射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辣椒红色素在化妆品中应用 | 第20页 |
·辣椒红色素在饲料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辣椒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第23-26页 |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LC时间程序 | 第23-25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5页 |
·HPLC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5页 |
·样品的测定及辣椒红素含量的计算 | 第25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5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25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25-26页 |
·辣椒红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6-32页 |
·振荡法提取辣椒红素工艺的研究 | 第26-27页 |
·超声波法提取辣椒红素工艺的研究 | 第27-28页 |
·微波法提取辣椒红素工艺的研究 | 第28-30页 |
·正交试验优选辣椒红素的提取条件 | 第30-32页 |
·辣椒红素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32-33页 |
·KOH—甲醇溶液不同用量对纯化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乙醚不同用量对纯化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静置时间对纯化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 | 第33页 |
·辣椒红素稳定性的研究 | 第33-35页 |
·光照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页 |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页 |
·氧化剂还原剂物质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页 |
·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页 |
·糖类物质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65页 |
·辣椒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第35-37页 |
·HPLC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5页 |
·辣椒红素标准品色谱图 | 第35-36页 |
·HPLC辣椒红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6页 |
·精密度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重复性试验结果 | 第37页 |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 | 第37页 |
·辣椒红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37-52页 |
·提取方法的单因素试验 | 第38-43页 |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 第43-52页 |
·辣椒红素提取方法的结果讨论 | 第52页 |
·辣椒红索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52-60页 |
·纯化方法的单因素试验 | 第52-54页 |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 第54-60页 |
·辣椒红素稳定性的研究 | 第60-65页 |
·光照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62页 |
·氧化还原性物质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研究 | 第63-64页 |
·糖类物质对稳定性的研究 | 第64-65页 |
4 结论 | 第65-66页 |
5 展望 | 第66-6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8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