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与运营通风一元流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前言 | 第9-11页 |
1.2 公路隧道通风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路隧道通风计算理论 | 第15-23页 |
2.1 基本假定 | 第15-16页 |
2.2 隧道施工通风要求及通风方式 | 第16-18页 |
2.2.1 隧道施工通风要求 | 第16页 |
2.2.2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 | 第16-18页 |
2.3 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计算理论 | 第18-23页 |
2.3.1 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 | 第18-19页 |
2.3.2 竖(斜)井送排式纵向通风 | 第19-23页 |
第三章 通风网络理论及通风程序介绍 | 第23-32页 |
3.1 隧道通风网络图 | 第23-25页 |
3.1.1 隧道通风网络图的绘制 | 第23-24页 |
3.1.2 隧道通风网络图的简化 | 第24-25页 |
3.2 通风网络中风流变化基本规律 | 第25-27页 |
3.2.1 风量平衡定律 | 第26页 |
3.2.2 风压平衡定律 | 第26页 |
3.2.3 风路阻力定律 | 第26-27页 |
3.3 网络通风解算原理 | 第27-29页 |
3.3.1 回路法 | 第27页 |
3.3.2 节点法 | 第27-29页 |
3.4 仿真程序介绍 | 第29-32页 |
3.4.1 线性迭代计算原理 | 第29-30页 |
3.4.2 程序基本功能 | 第30页 |
3.4.3 程序的应用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米溪梁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通风一元流模拟 | 第32-44页 |
4.1 标段工程概况 | 第32页 |
4.2 相关参数计算 | 第32-35页 |
4.2.1 需风量计算 | 第32-35页 |
4.2.2 风道风阻系数选取 | 第35页 |
4.3 通风机设备布置及通风网络解算 | 第35-42页 |
4.3.1 隧道通风阶段划分 | 第36页 |
4.3.2 各阶段设备布置及通风解算 | 第36-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米溪梁特长公路隧道运营通风一元流模拟 | 第44-73页 |
5.1 隧道设计参数 | 第44页 |
5.2 隧道需风量计算 | 第44-49页 |
5.2.1 隧道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组成 | 第44-45页 |
5.2.2 需风量计算参数 | 第45页 |
5.2.3 米溪梁隧道需风量计算 | 第45-49页 |
5.3 通风计算参数选取 | 第49-51页 |
5.4 隧道运营工况交通风压计算模型 | 第51页 |
5.5 米溪梁左线运营通风一元流模拟 | 第51-62页 |
5.5.1 左线通风网络图 | 第52页 |
5.5.2 通风支路风阻计算 | 第52-53页 |
5.5.3 通风支路交通风压计算 | 第53页 |
5.5.4 左线运营通风计算 | 第53-60页 |
5.5.5 左线设计通风系统验证 | 第60-61页 |
5.5.6 左线通风控制方案 | 第61-62页 |
5.6 米溪梁右线运营通风一元流模拟 | 第62-72页 |
5.6.1 右线通风网络图 | 第62-63页 |
5.6.2 通风支路风阻计算 | 第63页 |
5.6.3 通风支路交通风压计算 | 第63页 |
5.6.4 右线运营通风计算 | 第63-70页 |
5.6.5 右线设计通风系统验证 | 第70页 |
5.6.6 右线通风控制方案 | 第70-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米溪梁特长公路隧道火灾通风一元流模拟 | 第73-99页 |
6.1 隧道火灾通风原则 | 第73页 |
6.2 隧道火灾分区 | 第73-75页 |
6.3 米溪梁隧道左线火灾通风一元流模拟 | 第75-87页 |
6.4 米溪梁隧道右线火灾通风一元流模拟 | 第87-9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