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基于智能优化方法的永磁电机驱动液压动力源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1.2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第12-13页
    1.3 变频液压技术及其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第13-16页
    1.4 智能控制及其优化方法的产生和发展第16-22页
        1.4.1 智能控制的产生与发展概况第16-19页
        1.4.2 智能优化方法的研究概况第19-22页
    1.5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第22-25页
2 液压动力源控制系统数学建模第25-43页
    2.1 永磁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5-31页
        2.1.1 三相静止 ABC 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第25-27页
        2.1.2 坐标变换原理第27-29页
        2.1.3 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9-31页
    2.2 永磁电机的矢量控制第31-35页
        2.2.1 矢量控制原理第31-32页
        2.2.2 永磁电机矢量控制方式第32-33页
        2.2.3 永磁电机解耦状态方程第33-35页
    2.3 永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第35-39页
        2.3.1 电流环 PI 设计第35-37页
        2.3.2 速度环 PI 设计第37-38页
        2.3.3 位置环控制第38-39页
    2.4 模拟加载系统数学模型第39-42页
    2.5 齿轮泵数学模型第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基于遗传算法的液压动力源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第43-59页
    3.1 基于遗传参数自适应调整算法的液压源控制策略研究第43-58页
        3.1.1 遗传算法(GA)第43-44页
        3.1.2 遗传操作第44-45页
        3.1.3 遗传参数自适应动态调整方法第45-49页
        3.1.4 算法测试第49-50页
        3.1.5 仿真研究第50-58页
    3.2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第59-99页
    4.1 PID 控制基本原理第60-61页
        4.1.1 连续 PID 控制第60-61页
        4.1.2 离散 PID 控制第61页
    4.2 模糊控制第61-62页
        4.2.1 模糊控制理论第61-62页
        4.2.2 模糊控制第62页
    4.3 模糊 PID 液压源流量控制第62-67页
        4.3.1 模糊 PID 液压源流量控制器设计第62-67页
    4.4 神经网络自适应优化控制第67-77页
        4.4.1 混合优化前向神经网络 PID 控制器结构设计第68页
        4.4.2 粒子群和 BP 混合优化控制算法第68-69页
        4.4.3 粒子群(PSO)优化算法第69-77页
    4.5 仿真研究第77-81页
        4.5.1 仿真模型第77-78页
        4.5.2 仿真参数设置第78-79页
        4.5.3 仿真结果对比第79-80页
        4.5.4 小结第80-81页
    4.6 新型智能神经网络优化控制第81-92页
        4.6.1 智能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与原理第81-82页
        4.6.2 基于 Mamdani 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第82-86页
        4.6.3 PID 神经网络第86-89页
        4.6.4 神经网络辨识器设计第89-92页
    4.7 仿真研究第92-98页
        4.7.1 仿真平台第92-94页
        4.7.2 典型工况试验第94-98页
    4.8 本章小结第98-99页
5 液压源流量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实验研究第99-127页
    5.1 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测控实验系统第99-104页
        5.1.1 液压系统试验台第99-101页
        5.1.2 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测控平台第101-104页
        5.1.3 液压试验台动力源主要参数第104页
    5.2 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动力源智能优化控制第104-108页
        5.2.1 控制系统组成第104-105页
        5.2.2 控制器参数的离线优化第105-107页
        5.2.3 液压动力源调速系统控制结构第107-108页
    5.3 液压动力源典型工况试验及分析第108-114页
        5.3.1 阶跃负载工况第108-110页
        5.3.2 斜坡负载工况第110-112页
        5.3.3 正弦负载工况第112-114页
    5.4 传统 PID 控制第114-117页
        5.4.1 PID 控制实验结果分析第114-117页
    5.5 模糊控制第117-120页
        5.5.1 模糊控制实验结果分析第118-120页
    5.6 模糊 PID 串联复合控制第120-125页
        5.6.1 模糊 PID 串联复合控制实验结果分析第121-125页
    5.7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6 总结和展望第127-131页
    6.1 全文总结第127-129页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2页
附录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COS-ICOSL相互作用调节滤泡性辅助T细胞的分化与功能
下一篇:基于电磁波天线阵列的变电站局部放电信号处理及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