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2 路面管理系统的概念 | 第7页 |
1.3 路面管理系统的起源 | 第7-8页 |
1.4 路面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8页 |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1.5.1 国外动态 | 第8-9页 |
1.5.2 国内动态 | 第9-10页 |
1.6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页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框架 | 第11-23页 |
2.1 概述 | 第11页 |
2.2 网级路面管理系统与项目级路面管理系统 | 第11-12页 |
2.2.1 网级路面管理系统 | 第11-12页 |
2.2.2 项目级路面管理系统 | 第12页 |
2.3 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框架 | 第12-15页 |
2.3.1 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特点 | 第12-13页 |
2.3.2 适合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使用的路面管理系统框架 | 第13-15页 |
2.4 路面管理系统的模块 | 第15-22页 |
2.4.1 数据采集模块 | 第15-16页 |
2.4.2 数据库模块 | 第16页 |
2.4.3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块 | 第16-17页 |
2.4.4 路面性能预测模块 | 第17-18页 |
2.4.5 对策选择模块 | 第18-19页 |
2.4.6 经济分析模块 | 第19页 |
2.4.7 决策模块 | 第19-22页 |
2.4.8 反馈模块 | 第22页 |
2.5 网络型路面管理系统 | 第22页 |
2.6 基于 G IS 的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 | 第2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所需数据集采集方法 | 第23-35页 |
3.1 概述 | 第23页 |
3.2 基本状况数据 | 第23-24页 |
3.3 交通量数据 | 第24-26页 |
3.3.1 微波采集法 | 第24-25页 |
3.3.2 视频采集法 | 第25-26页 |
3.3.3 环形线圈感应式采集技术 | 第26页 |
3.3.4 交通量数据采集方法小结 | 第26页 |
3.4 路况调查数据 | 第26-34页 |
3.4.1 平整度数据 | 第26-28页 |
3.4.2 抗滑性数据 | 第28-30页 |
3.4.3 路面病害数据 | 第30-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面数据性能分析模型 | 第35-45页 |
4.1 概述 | 第35-38页 |
4.1.1 高速公路路面数据及其特征 | 第35-36页 |
4.1.2 动态交通流和路网拥堵状态分析 | 第36-37页 |
4.1.3 关键技术问题及研究路线 | 第37-38页 |
4.2 多粒度动态交通网络概念模型设计 | 第38-41页 |
4.3 路网与移动对象的形式化定义 | 第41-42页 |
4.4 多粒度时空数据逻辑组织模式 | 第42-43页 |
4.5 时空数据集成与动态查询机制 | 第43-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总结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