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2页
    一、写作背景第7-11页
        (一)社会背景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学术背景)第8-11页
    二、写作意义第11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一)研究思路第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国家观的基本内涵第12-23页
    第一节 国家第12-14页
        一、关于“国家”的分析第12-13页
        二、国家的基本特征第13-14页
    第二节 国家观第14-20页
        一、国家观的概念分析第14-15页
        二、国家观的基本内容第15-20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概述第20-23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理论基础第23-32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第23-27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主要观点第23-25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消亡的主要观点第25-27页
    第二节 列宁的国家观第27-29页
        一、列宁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第27页
        二、列宁关于“国家与社会管理相统一”的思想第27-28页
        三、列宁的国家利益观第28-29页
    第三节 近代孙中山的国家观第29-32页
        一、孙中山国家观的主要内容第29-31页
        二、孙中山国家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影响第31-32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发展历程第32-51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萌芽第32-39页
        一、毛泽东国家观的形成第32-34页
        二、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第34-39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形成第39-45页
        一、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第39-40页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理论第40-41页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第41-43页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第43-45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发展第45-51页
        一、江泽民对邓小平国家观的继承和发展第45-48页
        二、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国家观第48-51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特质分析第51-59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时代特征第51-55页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时代发展第51-52页
        二、国家形式第52-54页
        三、国家性质第54-55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与资本主义国家观的区别第55-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该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溪管理人员德的量化考核研究
下一篇:佤族、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与情绪创造力关系的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