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自适应儿童约束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汽车儿童约束系统组成及固定装置 | 第12-16页 |
1.2.1 汽车儿童约束系统组成 | 第12-13页 |
1.2.2 约束系统类型及使用情况对儿童损伤的影响 | 第13-15页 |
1.2.3 汽车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固定装置 | 第15-16页 |
1.3 儿童乘员损伤评价准则 | 第16-18页 |
1.3.1 欧洲法规 ECE R44 中儿童乘员损伤评价准则 | 第16-17页 |
1.3.2 美国法规 FMVSS 213 中儿童乘员损伤评价准则 | 第17页 |
1.3.3 美国法规 FMVSS 208 中儿童乘员损伤评价准则 | 第17-18页 |
1.4 自适应儿童约束系统及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自适应儿童约束系统及先进技术 | 第18-20页 |
1.4.2 自适应儿童约束系统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3 自适应儿童约束系统匹配方法研究 | 第21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约束系统参数研究 | 第23-36页 |
2.1 集成式儿童约束系统仿真模型 | 第23-25页 |
2.1.1 儿童安全座椅模型 | 第23页 |
2.1.2 座椅安全带模型 | 第23-24页 |
2.1.3 儿童假人模型 | 第24-25页 |
2.2 可调约束参数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研究 | 第25-31页 |
2.2.1 座椅高度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 | 第25-27页 |
2.2.2 靠背角度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3 安全带限力值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 | 第28页 |
2.2.4 座垫角度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5 座垫长度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6 侧面护板对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 集成式儿童约束系统的改进研究 | 第31-34页 |
2.3.1 正碰下改进前后儿童乘员损伤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2.3.2 侧碰下改进前后儿童乘员损伤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代理模型及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研究 | 第36-45页 |
3.1 代理模型研究 | 第36-39页 |
3.1.1 试验设计方法研究 | 第36-37页 |
3.1.2 代理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 第37-39页 |
3.1.3 代理模型准确度的评价方法研究 | 第39页 |
3.2 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 | 第39-40页 |
3.2.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40页 |
3.2.2 多目标优化的 Pareto 非劣解集 | 第40页 |
3.3 遗传算法及多目标遗传算法 NSGA-Ⅱ研究 | 第40-41页 |
3.3.1 基本遗传算法研究 | 第40-41页 |
3.3.2 多目标遗传算法 NSGA-Ⅱ研究 | 第41页 |
3.4 多目标优化在乘员约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第41-43页 |
3.5 多目标优化流程的设计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集成式儿童约束系统参数的优化匹配 | 第45-59页 |
4.1 可调约束参数在保护 3 岁儿童时的多目标优化 | 第45-49页 |
4.1.1 保护 3 岁儿童时可调约束参数变化范围的确定 | 第45页 |
4.1.2 保护 3 岁儿童时可调约束参数的试验设计 | 第45-46页 |
4.1.3 基于响应面的代理模型建立及其验证 | 第46-47页 |
4.1.4 基于 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 | 第47-48页 |
4.1.5 多目标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48-49页 |
4.2 可调约束参数在保护 6 岁儿童时的多目标优化 | 第49-52页 |
4.2.1 保护 6 岁儿童时可调约束参数变化范围的确定 | 第49页 |
4.2.2 保护 6 岁儿童时可调约束参数的试验设计 | 第49页 |
4.2.3 基于响应面的代理模型建立及验证 | 第49-50页 |
4.2.4 基于 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 | 第50-52页 |
4.2.5 多目标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52页 |
4.3 可调约束参数在保护 10 岁儿童时的多目标优化 | 第52-56页 |
4.3.1 保护 10 岁儿童时可调约束参数变化范围的确定 | 第52-53页 |
4.3.2 保护 10 岁儿童时可调约束参数的试验设计 | 第53页 |
4.3.3 基于响应面的代理模型建立及验证 | 第53-54页 |
4.3.4 基于 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 | 第54-56页 |
4.3.5 多目标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56页 |
4.4 儿童约束系统自适应匹配关系的提出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集成式儿童座椅标准制定及试验研究 | 第59-70页 |
5.1 集成式儿童安全座椅标准制定研究 | 第59-60页 |
5.1.1 不同座椅标准中试验方法及要求的对比 | 第59页 |
5.1.2 集成式儿童座椅的制定 | 第59-60页 |
5.2 动态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 第60-63页 |
5.2.1 台车和吸能管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5.2.2 前碰撞加速度曲线拟合及试验验证 | 第61-62页 |
5.2.3 后碰撞加速度曲线拟合及试验验证 | 第62-63页 |
5.3 前碰撞下动态性能试验 | 第63-66页 |
5.3.1 试验准备 | 第63-64页 |
5.3.2 试验结果 | 第64-66页 |
5.4 后碰撞下动态性能试验 | 第66-68页 |
5.4.1 试验准备 | 第66-67页 |
5.4.2 试验结果 | 第67-68页 |
5.5 集成式儿童座椅标准改进建议 | 第68-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附录 B 集成式儿童座椅企业标准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