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简介 | 第10-14页 |
1.1.1 儿童约束系统组成 | 第10-12页 |
1.1.2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分类 | 第12-14页 |
1.2 儿童乘员损伤评价规范 | 第14-15页 |
1.3 儿童约束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4 儿童约束系统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1 儿童约束系统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第16-19页 |
1.4.2 有限元技术在 CRS 模型中的应用发展 | 第19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有限元基本理论及软件功能介绍 | 第21-30页 |
2.1 显式积分算法 | 第21-23页 |
2.2 沙漏模式 | 第23-26页 |
2.2.1 沙漏产生原理 | 第23-25页 |
2.2.2 沙漏控制 | 第25-26页 |
2.3 接触分析 | 第26-28页 |
2.3.1 接触界面 | 第26-27页 |
2.3.2 LS-DYNA 中的接触算法介绍 | 第27-28页 |
2.4 负体积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 第28-29页 |
2.5 DYNAIN 文件多步分析方法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儿童安全座椅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第30-45页 |
3.1 儿童约束系统模型建立 | 第30-38页 |
3.1.1 儿童安全座椅网格划分 | 第30-34页 |
3.1.2 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1.3 连接、接触关系定义 | 第35-38页 |
3.2 假人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3.2.1 儿童假人有限元模型概述 | 第38-39页 |
3.2.2 儿童假人缩放 | 第39-41页 |
3.3 假人位置调整和安全带模型建立 | 第41-44页 |
3.3.1 PRIMER 软件简介 | 第41页 |
3.3.2 假人位置的调整 | 第41-42页 |
3.3.3 安全带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碰撞仿真分析 | 第45-54页 |
4.1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试验研究 | 第45-46页 |
4.1.1 试验方法介绍 | 第45-46页 |
4.1.2 台车碰撞试验方法 | 第46页 |
4.2 碰撞仿真过程 | 第46-49页 |
4.2.1 儿童座椅安装和预紧 | 第46-48页 |
4.2.2 碰撞过程加载工况 | 第48-49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研究 | 第49-53页 |
4.3.1 儿童乘员运动形态分析 | 第49-50页 |
4.3.2 座椅靠背板与假人背部接触力分析 | 第50-51页 |
4.3.3 头部加速度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3.4 头部损伤指数 HIC | 第52-53页 |
4.3.5 胸部加速度结果分析 | 第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