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言 | 第11-13页 |
一、新课改所面临的高中生价值观问题 | 第13-25页 |
(一)价值观 | 第13-17页 |
1、价值观的涵义 | 第13-15页 |
2、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3、价值观的形成机制 | 第16-17页 |
(二)高中生价值观问题 | 第17-25页 |
1、价值观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 | 第17-18页 |
2、高中生价值观问题的表现 | 第18-25页 |
二、新课改所提出的高中生价值观教育问题 | 第25-33页 |
(一)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内涵 | 第25-27页 |
(二)高中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内容 | 第27-33页 |
1、学生要关爱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 第27-29页 |
2、学生要关爱他人,在合作中成长 | 第29-30页 |
3、学生要关爱社会,成为现代公民 | 第30-33页 |
三、课程改革究竟应如何解决高中生价值观教育问题 | 第33-45页 |
(一)、认识教材特点,挖掘教材资源 | 第33-36页 |
1、高中政治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第33-34页 |
2、挖掘教材资源的方法 | 第34-36页 |
(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第36-39页 |
1、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教学的主导 | 第36-38页 |
2、研究高中生的特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 第38-39页 |
(三)拓展课堂教学,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 | 第39-45页 |
1、了解高中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提高目标实现的针对性 | 第39-40页 |
2、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增强目标实现的有效性 | 第40-42页 |
3、采取多种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确保目标实现的真实性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