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烟草多酚类物质对光质的响应

致谢第4-9页
摘要第9-11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1-21页
    1 烟草及烟草代谢物第11-13页
    2 植物代谢物受环境的影响第13-15页
        2.1 气候条件对植物代谢物的影响第13-14页
        2.2 生物、非生物逆境对植物代谢物的影响第14页
        2.3 营养条件对植物代谢物的影响第14-15页
    3 光对植物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第15-17页
    4 代谢组学及其研究方法第17-19页
        4.1 核磁共振技术第17-18页
        4.2 质谱及其联用技术第18页
        4.3 其他代谢组学平台第18-19页
    5 烟草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第19-20页
        5.1 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地理来源烟叶的差异第19页
        5.2 代谢组学分析生物、非生物胁迫对烟草的影响第19-20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不同颜色薄膜覆盖处理的环境分析第21-31页
    1 引言第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 试验器材与仪器第21-22页
        2.2 实验处理第22页
        2.3 温湿度及光谱数据测量第22页
        2.4 数据处理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29页
        3.1 光谱曲线分析第23-24页
        3.2. 不同处理光强分析第24-25页
        3.3. 不同处理光质分析第25-27页
        3.4. 不同处理光质的聚类分析第27-28页
        3.5. 不同处理温湿度分析第28-29页
    4 结论与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靶向代谢组分析光质对烟草多酚代谢的影响第31-67页
    1 引言第31-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2.1 仪器与化学试剂第32页
        2.2 试验处理和样品采集第32页
        2.3 光质数据测量第32页
        2.4 物质提取第32页
        2.5 LC-MS/MS条件第32-33页
        2.6 多酚物质鉴定第33页
        2.7 多酚物质定量第33-34页
        2.8 数据分析第3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4-63页
        3.1 多酚代谢物的检测第34页
        3.2 多酚代谢物的鉴定第34-45页
            3.2.1 绿原酸及异构体鉴定第34-37页
            3.2.2 绿原酸相关物质鉴定第37-40页
            3.2.3 黄酮类物质鉴定第40-45页
        3.3 已鉴定多酚物质的含量及代谢机理分析第45-50页
            3.3.1 绿原酸含量分析第45-47页
            3.3.2 咖啡酰莽草酸和对香豆酰奎宁酸含量分析第47-48页
            3.3.3 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分析第48-50页
        3.4 多酚物质与光质的关系第50-55页
            3.4.1 偏RDA分析光强和光质对多酚化合物的影响第50-51页
            3.4.2 苯丙烷类物质与光质的关系第51-53页
            3.4.3 黄酮类物质与光质的关系第53页
            3.4.4 综合分析多酚与光质的关系第53-54页
            3.4.5 光质调控的烟草多酚代谢网络第54-55页
        3.5 影响多酚类物质积累的光谱波段分析第55-63页
            3.5.1 影响苯丙烷类物质积累的光谱波段分析第55-59页
            3.5.2 影响黄酮甲基衍生物积累的光谱波段分析第59-60页
            3.5.3 影响黄酮糖苷积累的光谱波段分析第60-6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63-67页
        4.1 结论第63-64页
        4.2 讨论第64-67页
第四章 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光质对烟草代谢的影响第67-101页
    1 引言第6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2.1 仪器与化学试剂第67页
        2.2 试验处理和样品采集第67-68页
        2.3 光质数据测量第68页
        2.4 物质提取第68页
        2.5 LC-MS/MS条件第68页
        2.6 UHPLC-QTOF代谢数据前处理第68页
        2.7 PCA分析与差异代谢物的选取第68页
        2.8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第68-69页
        2.9 差异代谢物生态分析第69页
        2.10 代谢网络分析第6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9-98页
        3.1 数据采集分析第69-70页
        3.2 光质处理间PCA分析第70-72页
        3.3 差异代谢物的选取第72-75页
        3.4 差异代谢物鉴定第75-77页
        3.5 代谢网络分析第77-83页
        3.6 光质对烟草代谢物的影响第83-96页
            3.6.1 旺长期Ⅰ差异代谢物受光质的影响第83-85页
            3.6.2 旺长期Ⅱ差异代谢物受光质的影响第85-88页
            3.6.3 现蕾期差异代谢物受光质的影响第88-91页
            3.6.4 成熟期差异代谢物受光质的影响第91-93页
            3.6.5 衰老期差异代谢物受光质的影响第93-96页
        3.7 光质调控代谢网络分析第96-98页
    4 结论与讨论第98-101页
        4.1 结论第98页
        4.2 讨论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附件第113-129页
    附件1 烟叶提取物中检测到的多酚类物质信息第113-117页
    附件2 附图4-1第117-120页
    附件3 统计分析关键R语言代码第120-129页
Abstract第129-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传》与先秦文化精神
下一篇: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黄淮潮土性质及小麦玉米生长的调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