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与先秦文化精神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言 | 第11-18页 |
一、《左传》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17页 |
二、本文研究重点和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左传》作者与成书年代 | 第18-26页 |
一、《左传》作者 | 第18-19页 |
二、左丘明与孔子 | 第19-22页 |
三、《左传》成书年代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左传》与先秦礼乐文化精神 | 第26-66页 |
第一节 《左传》的礼学命题 | 第27-46页 |
一、礼有等衰 | 第27-34页 |
二、礼宜乐和 | 第34-39页 |
三、义以出礼 | 第39-46页 |
第二节 《左传》的礼学名器观 | 第46-55页 |
一、名失则愆 | 第47-49页 |
二、器以藏礼 | 第49-51页 |
三、名之可言,言之可行 | 第51-53页 |
四、《春秋》以道名分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左传》的礼学功用观 | 第55-66页 |
一、礼、仪之辨 | 第56-60页 |
二、礼,国之干也 | 第60-63页 |
三、礼,人之干也 | 第63-66页 |
第三章 《左传》与先秦人文精神 | 第66-126页 |
第一节 尊人 | 第67-97页 |
一、关注自我,倡导以人为本 | 第67-79页 |
二、珍视生命,尊重人性人情 | 第79-87页 |
三、崇尚君子,追求君子人格 | 第87-97页 |
第二节 重民 | 第97-108页 |
一、民为邦本 | 第98-102页 |
二、教民用民 | 第102-103页 |
三、抚民恤民 | 第103-106页 |
四、以刑佐民 | 第106-108页 |
第三节 崇德 | 第108-126页 |
一、为政以德 | 第109-115页 |
二、修德求吉 | 第115-126页 |
第四章 《左传》与先秦语言文化精神 | 第126-148页 |
第一节 文饰典雅、立言不朽的语言追求 | 第127-133页 |
一、文士集团的渐趋形成 | 第127-130页 |
二、建言修辞的语言风尚 | 第130-132页 |
三、立言不朽的精神追求 | 第132-133页 |
第二节 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辞令应对 | 第133-148页 |
一、绵里藏针,暗含机锋 | 第134-136页 |
二、委婉含蓄,曲回有致 | 第136-139页 |
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 第139-141页 |
四、义正辞顺,顺以服人 | 第141-144页 |
五、巧妙机智,刚柔相济 | 第144-148页 |
第五章 《左传》与先秦《诗》文化精神 | 第148-166页 |
第一节 引《诗》证事 | 第149-155页 |
一、引《诗》析理 | 第150-152页 |
二、引《诗》劝诫 | 第152-153页 |
三、引《诗》称美 | 第153-155页 |
四、引《诗》明志 | 第155页 |
第二节 赋《诗》以观 | 第155-166页 |
一、赋《诗》观礼 | 第156-158页 |
二、赋《诗》观志 | 第158-160页 |
三、赋《诗》观政 | 第160-161页 |
四、赋《诗》观美 | 第161-166页 |
结语 | 第166-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8页 |
后记 | 第178-17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