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1.1.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小结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微课应用的现实与理论依据 | 第14-20页 |
2.1 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 第14页 |
2.1.1 微课概念的阐释 | 第14页 |
2.1.2 微课的特点 | 第14页 |
2.2 思想政治微课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2.2.1 思想政治微课与传统政治课的差异 | 第15页 |
2.2.2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差异 | 第15页 |
2.3 微课应用的政策依据 | 第15-16页 |
2.4 现实依据 | 第16-18页 |
2.4.1 笔者所任教学校的情况 | 第16页 |
2.4.2 高二学生的现实情况 | 第16页 |
2.4.3《生活与哲学》的教学现状 | 第16-18页 |
2.5 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2.5.1 运用“微型学习”理论,实施小单元短时间教学 | 第18-19页 |
2.5.2 运用马斯诺的动机理论,激发学习兴趣 | 第19页 |
2.5.3 运用个性化学习理论,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 第19页 |
2.5.4 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 第20-29页 |
3.1 微课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的设计方案----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 | 第20-24页 |
3.2 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 | 第24-29页 |
第4章 微课应用的评价和反思 | 第29-37页 |
4.1 高中政治使用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 第29-33页 |
4.2 微课应用的反思 | 第33-37页 |
4.2.1 本研究的积极意义 | 第33页 |
4.2.2 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 第33-34页 |
4.2.3 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 第34-35页 |
4.2.4 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 第35-36页 |
4.2.5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之处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