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关于经纪业务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证券经纪业务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内容及思路 | 第15-17页 |
1.3.1 理论基础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2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分析 | 第17-25页 |
2.1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定义 | 第17-18页 |
2.1.1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 第17-18页 |
2.1.2 融资融券业务 | 第18页 |
2.2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18-22页 |
2.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19-20页 |
2.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 第20-21页 |
2.2.3 新进入者威胁 | 第21页 |
2.2.4 替代品的威胁 | 第21-22页 |
2.2.5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第22页 |
2.3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竞争力评价与总结 | 第22-25页 |
2.3.1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竞争力评价 | 第22-23页 |
2.3.2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竞争力提升总结 | 第23-25页 |
3 方正证券公司经纪业务SWOT分析 | 第25-34页 |
3.0 方正证券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3.1 方正证券经纪业务在行业中的状况 | 第26-29页 |
3.1.1 方正证券经纪业务内部占比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3.1.2 方正证券经纪业务行业收入占比分析 | 第27-29页 |
3.1.3 方正经纪业务状况总结 | 第29页 |
3.2 SWOT分析理论 | 第29-30页 |
3.3 方正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及威胁(Threat) | 第30-31页 |
3.3.1 方正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的机遇 | 第30页 |
3.3.2 方正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的威胁 | 第30-31页 |
3.4 方正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竞争优势(Strength)及劣势(Weakness) | 第31-34页 |
3.4.1 方正证券经纪业务的竞争优势 | 第31-32页 |
3.4.2 方正证券经纪业务竞争劣势 | 第32-34页 |
4 方正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34-43页 |
4.1 互联网背景下方正证券公司竞争力提升思路 | 第34-35页 |
4.2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提升体系模型 | 第35页 |
4.3 全渠道模式的互联网应用 | 第35-36页 |
4.4 营销体系完善 | 第36-38页 |
4.4.1 扩展自媒体营销 | 第36-37页 |
4.4.2 网站引流 | 第37页 |
4.4.3 网络社区营销 | 第37-38页 |
4.5 成本控制 | 第38-40页 |
4.5.1 人力成本控制 | 第38-39页 |
4.5.2 营业部成本控制 | 第39页 |
4.5.3 服务成本控制 | 第39-40页 |
4.6 综合性理财 | 第40-41页 |
4.6.1 提供低成本资金 | 第40页 |
4.6.2 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 | 第40-41页 |
4.7 风险控制 | 第41-43页 |
5 方正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提升保障措施 | 第43-51页 |
5.1 人力保障 | 第43-47页 |
5.1.1 获得支持 | 第43-44页 |
5.1.2 掌握需求 | 第44-45页 |
5.1.3 设计培养方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 第45-46页 |
5.1.4 创新路径与实践案例 | 第46-47页 |
5.2 技术保障 | 第47-49页 |
5.3 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 第49-51页 |
5.3.1 建立长期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49页 |
5.3.2 长效激励机制现状 | 第49-50页 |
5.3.3 长效激励的实施途径 | 第50-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